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5篇
第一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检测五年级
数学质量分析
一、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参加人数26人,人均64.58,合格16人,合格率61.54%,优秀人数5人,优秀率19.23%,待合格的有王兢、曹颖、徐苏润等10名同学,本次考试成绩很差,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还很多,学生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考情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等低级错误。
三、试卷特点
1.本次测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和下册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做到了试题的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照顾全体学生,对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知识、智能水平、实践应用等进行多角度的考评,保证基础性,突出灵活性,注重导向性。
2.本次的试题有六道大题。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四、典型错例分析
(一)、填空。第6、8题失分较多。第6题把3米的绳子平均剪4次,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学生读题不清,剪了四次是五段,学生误
认为剪了四次就是4段。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用除法:1除以5等于五分之一。每段长是:3除以5等于五分之三,即0.6米。第8题,把一根长2.4米的钢筋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模型,它的体积是()。学生都能正确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但是忘记带单位,因此失分较多。
(二)、选择题 第3题、把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切成()块。
(三)判断题 第二题 冰箱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第四题 28是倍数,7是因数,有很多同学认为他是正确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忘记了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简单的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四)计算题,失分较多。主要是计算不认真,马虎,看错题,张冠李戴造成的。其中列式计算的(1)78.7与65.7的差除2的商是多少?学生粗心未能分清“除和除以”,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做对。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养成认真审题等良好习惯,还需要大力练习。
(五)实践操作。
第1小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比平时的练习题稍微难一点,很多的同学识图能力差,以至于失分较多。第2小题作图 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再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许多学生不能正确旋转三角形,没有掌握旋转的方法,因此失分。
(六)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失分最多的地方,从试卷中看出学生审题不清,不够认真,计算不够仔细,较马虎。其中四道题是课本上和练习册上的原题,练习多次,但是还存在错误。第一题和第五题考察的是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第二题和第四题考察的是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第三题应用求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概念的理解不透彻,造成对基础概念不能灵活运用。比如什么是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因数、倍数等以及表面积和体积公示运用不熟练、易混淆单位换算等。
(二)计算作为一个基础只是和基本技能,还需加强练习。
试卷第四题集中考查五年级上下两册有关计算内容,其中包括直接写出得数,简便运算,解方程和列式计算,出错较多,丢分很可惜。因此,在今后计算教学中对计算知识还需要
强化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入口头叙述计算的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左乐、曹颖、徐苏润、王兢等同学的计算能力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时,对条件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策略训练有待提高
应用题是日常生活在数学中的反映,集能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卷面看:(1)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待提高;(2)学生的实践能力太弱,要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改进措施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
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脱凡 2015年7月13日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
五年级共有53名学生,全部参加了此次测试,总分4218.5分,平均分是79.59分;及格人数46人,及格率为86.79%,优秀人数20人,优秀率为37.7432.69%,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1分。
二、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为五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以及第四单元的一部分内容,共七个大题,分别是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按要求填一填、图形计算、和解决问题。从整体上看有以下
优点:
1、本次试题试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
2、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存在问题:
1、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刻。本次测试内容包括“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无论是平时的学习和本次考试都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对一些概念公式耳熟能详但是并不能灵活运用。比如(1)填空题的第15题,第一个空是运用分数的意义来填空,后面的空是运用平均分的知识,但是部分同学们把分数的意义和平均分混淆。(2)判断题“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部分同学判断为“√”,很明显是对“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没有全面理解,忘记了“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也
是它本身”。(3)解决问题的第2题“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一部分学生出错说明对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仍然很模糊。还有少部分学生比如吉文轩、吉小月、吴静茹、吴学嵩、薛錾、蒲家豪等同学不能正确判断何时用棱长总和公式,何时用表面积公式何时用体积公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概念混淆,混沌不清。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更多推荐
学生,知识,数学,计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