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加减混合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加减混合”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5页,练习十三第1、2、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教 具:金鱼图、小鸟图、幻灯卡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我这儿有6道题,谁回答得好,就会为你的小红花积1分,前面3道题要求说出计算过程,后面3道题请你请你直接说得数。
8-3-1 8-2-4 10-3-5
6-2-1 9-2-5 6-3-2
2.口算题:(师:我这儿还有一些口算题,看哪些同学有兴趣回答)
3+2 6+3 8-4 10-5
5-4 9-5 4+3 5+2
二、新课
1.教学第一幅图
师:这有一个鱼缸,鱼缸里养着一些白金鱼,(师边说边贴4条白金鱼)
鱼缸里养了几条白金鱼?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鱼缸还养了一些红金鱼,(师边说边贴3条红金鱼)鱼缸里还养了几条红金鱼?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要求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金鱼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师在4和3的中间板书”+”)
(师拿走2条)
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拿走了几条?老师拿走的2条是从几条里面拿走的2条?(7条里面拿走的)你是怎样计算的?(7-2)
(师引导学生把这幅画的内容共同回忆一遍)
谁能根据我们回忆的过程把这个算式说完全?(4+3-2)(师在4+3的后面接着板书”-2”)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师:连加是把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它们都是加法;连减是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再从剩下的数里减去第三个数,它们都是减法。这个算式有加法,还有减法,是加减混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加减混合。
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我们根据刚才的图意来看这种加减混合式题应该先算什么?
师总结:4+3在前面先算4+3?(并在算式上用箭头表示出来。)再算什么?(7-2)(师用箭头示出来)
(师领生把算式和计算顺序朗读一遍)
2.教学第二幅图(出示小鸟图)
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中有几只小鸟?(4只)用数字几表示?(师移走1只)飞走了几只?用数字几表示?还剩几只?怎样列式?(师再帖两只)又飞来几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这5只小鸟是怎样得来的?(是还剩的3只小鸟加上又飞来的2只小鸟,一共是5只小鸟)谁能把刚才的计算过程说一遍?(师引导生说:有4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剩3只,加上飞来的2只,现在一共有5只小鸟)谁能把算式说完全?(4-1+2)(把算式读一遍)
师:这个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这个加减混合式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箭头表示出来)
(师领生朗读算式和计算过程)
3.小结
我们学习的两道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我们在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时,像第1题(4+3-2)是加法在前面,我们先算加法,像第2题(4-l+2)是减法在前面,我们先算减法。
4.看书: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65页,我们学的就是第65页最上面的内容,请你们把书上的方框填完整。
5.巩固
①出示幻灯(第65页的做一做)
2+6-3 7-3+4
先请学生观察这两道家简混合式题是加法在前面还是减法在前面,请学生会大限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请学生做出来。
②用幻灯出示练习十三的第2题,让学生说出计算顺序。
③用幻灯出示练习十三的第1题,再列式计算。
三、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加减混合计算,学习了加减混合式题计算顺序。请同学们在做加减混合式题时,注意观察是加法在前面,还是减法在前面,如果加法在前面,先算加法,如果减法在前面,先算减法。
四、作业:练习十三的第3题。
“9加几”的教学设计
点击浏览该文件
《十几减5、4、3、2》教学设计
王吉丽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掌握破十法、连减法和相加法,同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交流,使学生能够将对算理的理解上升为掌握为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思考题”和“数学游戏”的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
组织学生练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初步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对所学的减法算式进行简单地整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计算方法,独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数学并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十几减5、4、3、2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正确计算。
2. 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同学们学习了8加几,9加几,十几减9,十几减8、7、6的计算,老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来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出示口算提卡,学生快速抢答。
9+4= 8+5= 9+3= 7+6= 6+8=
11-9= 16-8= 13-7= 10-4= 4+8=
11-7= 12-8= 15-6= 10-7= 2+9=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教师通过学生说的总结方法,相加法、破十法、连减法)
二、探究新知。
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老师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掌握了以前学过的知识,那么下面看一下17页例4中的几道题,你们会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坐得端正。看完要仔细检查每一道算式看看自己有没有马虎的地方,不能会做就大意。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学生汇报。(相加法、破十法、连减法)
破十法:把12分成10和2,10减去5等于5,5再加上2等于7,也就是12-5=7。
连减法:把5分成2和3,12减去2等于10,10再减去3等于7,也就是12-5=7。
想加法:因为5+7=12,所以12-5=7。
(注:有学生能计算出结果,但方法名称弄混了。这里重点又强调各个方法的计算过程。)
师: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那么在以后遇到这种类型的题你们就可以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计算了。
三、巩固训练
1.师:接下来同学们来做一下17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做题的时候注意写字姿势要端正。(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可以找几个写地好或者写错的给学生展示。看做题情况,如果做的情况不好可以让学生再做18页第二题。)
5+( )=13 4+( )=13 5+( )=14
5+ ( )=11 13-5=( ) 13-4=( )
14-5=( ) 11-5=( )
同学们几乎都算完了,下面老师把几个同学完成的作业拿到展示台上,其他同学看看有什么长处值得我们学习,有什么不足是以后需要注意的。
2. 17页的思考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已知算式的特点,观察第一组相等的算式是:15-6=9,17-8=9,所以15-6=17-8.规律是15-6中,6比5大1,17-8中,8比7大1,被减数中的个位比减数小1,他们的差
就是10-1=9,每个算式的得数是9.(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几或减少几,得数不变)再根据要求填一填。这里可以先让一名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举个例子,这样不会的学生可能也容易答出。
1 5- 6 = 1 7 – 8
( )( )-( )=( )( )-( )
( )( )-( )=( )( )-( )
(这里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不用特别要求,不要求全班学生都会,在班级学生几乎全接受之后,教师可以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理由12-5=13-6)
四、数学游戏
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接下来咱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手里有很多卡片,卡片上面有很多算式,而教室的前面有很多椅子,椅子上面有数字,一会老师把卡片发给一些同学,这些同学需要把这些卡片准确地送回家。谁想参加?有行动告诉我。(提醒学生注意坐姿)
13-6= 15-7= 15-5= 14-6=
13-7= 19-9= 18-6= 11-5=
14-8= 16-4= 12-5= 13-6=
17-9= 15-7= 16-9= 13-5=
12-4= 13-3= 11-4= 11-3=
4 6 3 9 8 7 5 10
(注:因为没有多余的椅子,临时把卡片贴在了黑板上,学生根据手里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结果,站在结果的前面。这里的算式没有结果是5的,作为混淆数据。让学生说一个结果是5的算式,看谁想的多。)
五、课堂总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时所学的内容,谈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在遇到十几减5、4、3、2的时候我会利用破十法、连减法和想加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在做题时一定要仔细地做每一道题。)
板书设计:
十几减5、4、3、2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教后反思:
学生在做完“做一做”后,可以让学生做练习题,直接做思考题学生接受能力差,新学的知识掌握地不牢固。思考题可以在练习后作为一个游戏来做。因为题难,让学生当成一个挑战。在课堂中做学生不会或者不容易接受的题会耽误整个课堂进度。在整个课堂中,基础不好的学生因马虎算错题,可以重点去教一种方法进行计算,保证正确率。
认识时间
点击浏览该文件
更多推荐
学生,计算,算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