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详案模板范文
小学数学教案详案模板范文〔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十个十个数,认识百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
2、通过百数图,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
3、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历和方法认识与掌握百的分拆,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百的组成,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百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媒体演示装面包,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装面包的。
2、出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共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数的?
3、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1个百。
板书:10个十是1个百。
4、追问:谁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
5、讨论:如何把100这个数放到数位表中呢?
二、展开
出示百数图: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吗?
让学生观察百数图,讨论自己的数法,并交流。
完成右边的练习,并一起朗读。
三、深化
1、在百数图上我们还可以做加减法呢。
2、用教学软件“百数图”依次演示。
3、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目?
〔学生可能会说1个十加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
4、在小组内交流:50+10=?50+20=?50+30=?50+40=?
5、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这些题目的方法,然后全班进展交流。
6、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7、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4题,比一比谁计算的正确率。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检查,并说说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
8、完成第5题前面3栏,要求在计算正确的根底上,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组全对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师检查自己小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况。
9、第5题的后面2栏,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中各局部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试试看怎么继续编下去。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考虑,并与小伙伴们进展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都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小学数学教案详案模板范文〔二〕      教学目的:
1.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    的过程,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搜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理论才能。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    的过程,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搜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下列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
1.搜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搜集数据。
板书“搜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搜集数据的方法。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数据”〕

更多推荐

学生,数据,方法,讨论,整理,搜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