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教学如何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姜楚华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0年第10期
        “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探索规律”等内容。发展和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与代数”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一、在“数的认识”教学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蕴含在过程中,只有经历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素养。
        (一)经历数概念的抽象过程、运算过程,发展数学抽象素养、运算能力
        数学抽象具有不同的阶段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概念的抽象可以从实物抽象→替代物抽象(亦称半抽象)→符号抽象(符号化)逐级进行。之所以分层分级抽象,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是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需要。在小学一年级“数的认识”起始教学中,“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1~5个物体的个数,会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顺序,并会认、读、写1~5”作为课程教学目标,其中,“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是素养培养目标,其直接目的是培养数学抽象素养;而“会数1~5个物体的个数,会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顺序,并会认、读、写1~5”则是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如果省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而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直接让学生达成知识技能目标,的确可以“速成”,但是学生未必能够获得深度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丧失了一次发展数学抽象素养的良机。
        【案例1】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1~10的认识”教材内容
        如下图,情景图1是实物直观,从实物1个西瓜、2根香蕉、3粒桑椹、4个香瓜、5个鸭梨、6颗樱桃、7个浆果、8个芒果、9个柿子、10粒草莓、0个(空无所有)水果之中抽象出数字1、2、3、4、5、6、7、8、9、10、0。

更多推荐

抽象,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