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语言特点与类型
发表时间:2015-04-01T15:00:57.023Z  来源:《教育学》2015年3月总第76期供稿作者:张友[导读] 小学应用题的语言表述力图简洁、清晰,极少使用具有主观色彩的修饰语,简洁的表达方式为理解题意带来了方便。
张友湖南张家界澧滨小学427000 摘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能力是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语言特点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典型类型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语言特点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学习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应用题是使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运用小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题目,学生解题的过程包括了审题、制定解题计划、执行计划、验证这几个阶段,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还涉及到语言知识和一些生活常识。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语言特点
小学数学应用题虽然是使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但由于表述的是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且在数学教学这一特定范畴内,因此与常用的自然语言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语义明确,表述简洁。普通语言是自然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其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即存在歧义性,而这种歧义性无论在词法层面、句法层面或语义和语用层面都存在,因此,歧义消解问题成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核心问题。而小学数学应用题语言表达的是数量以及数量间的关系,因此仅具有较小的歧义性,这就使得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语言的处理较一般的自然语言处理相对简单。小学应用题的语言表述力图简洁、清晰,极少使用具有主观色彩的修饰语,简洁的表达方式为理解题意带来了方便。
2.句型为流水句。一道应用题通常由若干个小句组成,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属于复句范畴,但小句间极少使用关联词语,因此被称为流水句。对于构成一个完整句子的每个小句而言,并非是主谓俱全,常常是几个不同的动词谓语陈述同一个主语,或者同一个动词谓语支配几个补语或小句。例如:“同学们帮助农场收土豆,已经装满了98筐,每筐50千克,还剩850千克没有装筐。把这些土豆平均分成三次运出,一共运出多少千克?”在这道题中,共出现了6个小句,且第一、第二小句共用同一主语“同学们”,第一、二、三、四小句共用同一宾语“土豆”。这种流水句式,通常是小句中又包含着小句,层层叠叠,陈述和被陈述、支配和被支配关系连环嵌套,因此出现了句子成分的省略、隐含或空语类。应用题的这种特点又给句子的分析、理解带来了困难。因此,如何找出空语类,进而确定小句的衔接关系、识别流水句结构层次是理解应用题的关键。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典型类型
不同类型的应用题,需要使用不同的知识进行解答。例如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追及问题、归一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即使涉及的都是整数运算,所需的知识也不尽相同。会解归一的学生,若没有追及问题的知识,也可能无法解决追及问题。因此,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进行分类,总结出该类型应用题所需的知识,是必需的一个过程。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都涉及到数的知识以及使用所学习的数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即相应的应用题学习。
在小学一、二、三年级,涉及的是整数的学习,从1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到百以内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对该阶段涉及到的应用题通常按照解决问题所需的运算符和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分类。例如将小学一至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为一步和两步应用题。一步应用题分为:求两个数的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剩余、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求两数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二步应用题分为:加减题、加乘题、减乘题、加除题、减除题、乘除题。根据解题算式中包含的运算符的个数,将只含一个运算符(加、或减、或乘、或除)的应用题称为一步应用题,将其他包含一个以上运算符的应用题称为多步应用题。解决一步应用题不需要进行推理就能够直接求解。可以将一步应用题所需的知识视为原子知识,即不可再分的最小知识点。而其他多步应用题是一步应用题的组合演变,解决多步应用题需要以一步应用题为基础。在多步应用题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应用题,例如多数的三、四年级多步应用题,是多个一步应用题的叠加组合,即只用一步应
用题的知识和通用问题解决策略。例如:“同学们体育课踢毽子,小玲踢了18个,小莉踢了23个,小敏踢的比小玲和小莉的总数多3个。小敏踢了多少下?”这道应用题可以看作两道一步应用题的组合,即“小玲踢了18个,小莉踢了23个,小玲和小莉一共踢了多少个”和“小玲和小莉一共踢了41个,小敏踢的比小玲和小莉的总数多3个。小敏踢了多少下”。在解这类应用题时,小敏踢毽子的个数不能马上求出,可将“求小敏踢了多少下”作为这道题的总目标,将“小玲和小莉一共踢了多少个”作为子目标。在求得总目标之前,先解决所有的子目标,最后完成总目标。
数学是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因此,数学中的各部分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着的。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的一部分,它的数量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应用题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在编排应用题时,既要加强应用题的纵向联系,也要加强应用题本身及与其他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绝大部分应用题都是四则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很好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简单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更多推荐

应用题,小学,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