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期┆87
教学研究
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分析与应对
策略
□ 况成参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因素很多,有学生因素,学习材料因素,教师因素等,教师应认真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概念教学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关注概念教学,认真分析影响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概念教学策略,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本文就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以飨读者。
一、紧扣学生实际,助力形成概念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小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其概念建构与理解的关键因素之一,关注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并找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是改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自身因素中,主
要有两种因素:一是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已有学习经验对学生自身概念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经验丰富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更全面,概念学习效率自然就高,反之则低。二是小学生理解、抽象概括、想象、逻辑等综合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能迅速对所学概念进行分化、同化,并对概念进行比较、观察、分析、总结等一系列心智操作过程,从而很快将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当然,这些综合能力缺乏的学生在概念学习上便显得略有吃力。
例如,三年级上册《周长》的教学中,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概念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要想更全面掌握与灵活运用“周长”概念,学生已有经验中必须具有“物体”“长度”“封闭图形”等相关概念,一旦具备了这些概念,再加上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理解周长概念的本质便显得轻而易举、游刃有余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生活化、合作探究教学,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化经验,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已知经验,并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从而推动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利用学习材料,强化概念理解
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形成、建构与理解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材料基础之上的,缺少学习材料的概念学习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学习材料因素成为影响概念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教师应利好好学习材料,精心设计使学习材料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习材料因素主要
包括三个,即学习材料数量的多少、学习材料组织是否科学,学习材料陈述是否得当。学习材料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过少会导致学生感知不足,无法使其对概念表象进行深刻把握;过多则会干扰学生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另外,材料组织以及陈述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内化。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概念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方式呈现这一数学概念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规律,很多教师善于将概念进行肢解,并以不同的顺序呈
现出来(概念组织)但一定要注意优化组织,科学呈现。再如,旧教材中对“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有这样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新教材对这一概念陈述进行了优化,去掉了“且”相等三个字,这样的概念陈述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发挥教师作用,深化概念教学
在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性因素中,教师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关键性因素,无论是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学素养、职业素养等都对概念教学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学科素养、教学素养、职业素养较高的数学教师总能不断与时俱进、优化教学手段,以最科学、有效、最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温馨、和谐、动态、生成性的学习情境,打破学生读概念、背概念的尴尬局面,引导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培养其想象、归纳、逻辑等思维能力,从
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圆的认识》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对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进行理解与掌握,以往的传统概念教学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教师也只管让学生将这些概念生硬的背诵下来,但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便懂得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概念教学效率的提升。如,教师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达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目的:首先,让学生感知实物硬币、圆形瓶盖等建立初步认识。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剪裁圆形纸片并折叠的方式认识圆心、半径等概念。最后,师生共同感知与圆相关的概念。可以说,直观的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学生在接下来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公式时,他们的推理就会变得深刻和理性,这也正是概念教学的终极目的。
总之,概念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对数学概念“了解,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教师要意识到概念在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并紧扣概念的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水平,结合学习材料对概念理解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将学生置于概念学习的主体地位中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最终获得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尹春晓.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118.
[2]郑小龙.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3):38-39.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枝特区关寨镇坝子小学)
更多推荐
概念,学生,教学,数学,影响,理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