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想要提高,这三点很重要!
    一个孩子擅长数学,那么在大家眼里TA必然聪明、头脑灵活、天赋异禀。那要是没有这”天赋“,孩子就学不好数学吗?其实不然,这种说法并不绝对,孩子其实都曾拥有改变这“天赋”的机会,要做到也很简单,那就是在恰当的时期疯玩、启蒙、阅读。
其中早期数学启蒙、适当地全面认知数学、和大量阅读积累能让孩子轻松拥有数学思维的能力。
一位叫做“米爸”的家长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很受教也很赞同!他说:
语文老师有时会很羡慕数学老师,因为按现在普遍的教学模式,数学老师只要在课堂上讲清几个定理或公式或例题以后,剩下的时间就布置50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做就行了。——然而,轻松是轻松了,容易造成两个后果,有数学天赋的,会被重复训练磨掉探索的好奇心,没天赋的,会被繁重的压力搞得精神压抑,特别是当怎么样也学不好时,会被严重地打击自信心。这大概是中国出不了顶级数学家和科学家的原因之一。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它不是说你低年级的知识学好了,高年级的知识就一定能学好,
那可不一定。在数学上面,我们常常看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再往后,到了初二、初三时,常常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再往后,到了高中时,仍然有人不断掉队。很多教育工作者尝试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人说是“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有人说是“青春期了,孩子野了”,还有人说,“小时候没有进行思维训练”。我认同最后一种说法,更准确的说,是: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比如说,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就可以了,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搞掂了;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队了;到了初中,还需要用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们就跑不动了;到了高中呢,可能还要用到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力不从心了。这就有点像打地基起高楼,儿童时期打的地基越深越牢,未来起的楼就越高越雄伟,就越不会中途掉队。所以,要想孩子数学好,首先帮他“打地基”。地基怎么打?我个人认为有三条:一开发八种智能;
二生活数学启蒙;
三培养阅读兴趣。
1、开发八种智能
所谓八种智能,是美国的加德纳博士说的,他说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8种组成。——然后问题又来了,这八种智能怎么开发?我认为非常简单,就是让孩子去玩,玩得越疯越好。你看啊,游戏中喊叫和交谈吧,这叫语言智能;游戏中组合多个游戏道具和计算数量吧,这叫计算智能,游戏中爬树跳下堆起积木吧,这叫空间智能,游戏中疯跑乱跳吧,这叫运动智能,游戏中还合作协调吧,这叫人际智能……简言之,你的孩子玩得越疯,玩得越嗨,这八种智力就开发得越好,未来的数学成绩可能就越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点调皮的男生,一直似乎数学成绩不好,到了高中反而超越了一直听话和优秀的乖乖女呢?很简单,原来数学成绩不好,也许仅是由于粗心,但调皮男孩在童年时的多种智力开发得远比乖乖女要彻底,其深层的思维能力远比乖乖女要强大,地基打得牢打得深,自然会在高中阶段反超,数学大厦自然也起得更高。所以我总是想让小孩去找“孩子王”。啥叫“孩子王”?就是那些特别容易活跃和兴奋起来的,能够且愿意带着一大堆小孩子玩起来那种,就叫“孩子王”。这种孩子,往往还是天生的,没法培养,所以你身边要是遇到的,那就不要放过,就得想办法去亲近才行,呵呵。因为只有这样,小孩
才能玩得嗨,于是八种智能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和开发。
2、生活中的数学启蒙
打地基的第二个方法,就是生活中的数学启蒙。
看过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吗?她说她的小孩圆圆4岁开始,通过游戏开始学习数学,不出两年居然就会了500以内的加减法。她们玩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开小卖部”,让她自己围个地方当柜台,放点东西,爹妈轮流去购买。真定价,用真钱,真找零,玩着玩着,这些钱款计算就成了天然的“应用题”训练。这么训练到小学二年级,学校经过测试后,觉得也不用上三年级了,直接给她跳级上了四年级。没错,生活中的日常买卖活动其实是最好的数学启蒙。如果咱们不知道怎么玩“小卖部”,小孩去超市买自己的玩具,或者买冰淇淋时,让他自己算钱、拿钱、花钱、存钱,也是个不错的法子吧。或者,玩点狠的,把买菜买烟买家居用品的所有任务都交给上小学之前的5、6岁的小朋友,当专职的家庭采购员算了,当然啦,这个游戏要爹妈配合才能玩起来,还要顺应兴趣和时机,如果一方大包大揽所有采购事宜,那就没得玩了。还有啊,掷色子,打扑克,参加儿童跳蚤市场,都是方法;专业点的还有蒙台梭利的数学教具,一切都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反正,每
天你总要面对小孩的,每天小孩总要缠着你玩的,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玩,那就去玩“数学游戏”,动点心思,给抽象的数字结合到游戏中去,把零花钱当成道具,玩着玩着,小学三年级的加减乘除估计都给你学完了,而且还一点压力没有,而且还兴高采烈,而且还兴趣盎然。

更多推荐

数学,智能,游戏,训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