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
JIAOXUE SHIJIAN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探究
王永
“直观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必须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思考问题、发展思维。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直观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几何直观教学的价值,发挥几何直观教学的作用,推进教学的创新,提升学生的素养呢?结合笔者个人学习成果与实践经验,针对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小学几何直观教学展开研究与探索,以期通过本文的论述,帮助学生在借助实物和图形“化实为虚”“化数为形”“化隐为显”“化繁为简”的过程中,锻炼其数学思维,发展其核心素养。
一、“化实为虚”,唤醒数学意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较短,应用数学的机会也较少,导致他们缺乏数学意识,只从问题本身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举一反三”,从数学视角来思考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也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借助几何直观教学,采用“化虚为实”的方法,利用实物或图
形,帮助学生完成由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再到具体问题的过渡,唤醒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比大小》的教学中,教师就采取“化实为虚”的方法,设计教学流程。
首先,以实作画。在教学的初始环节,由于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概念还掌握不清楚,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比较香蕉、苹果、橙子等水果的多少。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画图,逐渐在头脑中建立“大小”“多少”的概念,从而初步唤醒数学意识。
其次,以虚作画。在教学的第二环节,教师将比较的对象由香蕉、苹果、橙子等简单易画的事物,变成山羊、麋鹿、金丝猴等难以作画的事物。此时,学生发现,他们要想完成两组动物数量的比较,需要在画图上浪费很长的时间。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用简易的图形代替真实的图形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分别用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代替山羊、麋鹿和金丝猴的图形,顺利完成了数字大小的比较。此时,学生初步体会到抽象思维的妙用,数学意识进一步得到唤醒。
最后,化实为虚。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教师再一次增加了学习难度,为学生布置习题:“班级里故事绘本有5套,科普绘本有4套,请问哪种绘本的套数多?”看见“套数”这个词,很多学生在画图的时候产
生疑惑:“一套绘本里究竟有多少本绘本呢?画的时候要怎么体现呢?”面对学生的纠结,教师启发道:“题目只让我们比绘本的套数,没让比绘本的本数,所以大家可以不用管每套绘本有几本。”可是,面对教师的启示,还是有学生心存疑虑。于是,教师再次启发道:“大家可以用一个长方形来代替一套绘本,如果我们知道了每套绘本里究竟有几本绘本,就在长方形里画上几个隔断。”这一次,教师的提议被学生欣然采纳,他们顺利完成了画图,并借助画图得出答案。
与此同时,教师也将“整体思想”融入几何直观教学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思想顺利解决”。就这
31
SHANXI JIAOYU
教学实践JIAOXUE SHIJIAN
样,学生的数学意识再次得到唤醒。
案例中,“化实为虚”方法巧妙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唤醒,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化数为形”,体会数学思想
从数学教学规律来看,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过程与数学思想形成的过程是齐头并进、相融相促的关系。在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数学思想的“灌溉”下,结出核心素养的“硕果”。几何直观教学的本质在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在数形转换之间理解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几何直观教学的机会,在“化数为形”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数方格”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完成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同时,实现“以图代数”这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然后,教师可通过“移方格”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完成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同时,实现“未知化已知”转化思想的渗透。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图与形相结合,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宽、面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实现“不同中求相通”类比思想的渗透。
案例中,教师通过“化数为形”的方法,在几何直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化隐为显”,培养数学思维
缜密、灵活、开阔的数学思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几何直观教学具备图形结合
、直观与抽象兼具、转换随意、缜密与灵活兼备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化隐为显”的机会,使学生经历抽象、推理、分析、综合等诸多思维过程,培养其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道开放式问题:“已知有一条直线,你在直线的任意位置再画一条与之相交的直线,能够得到多少个角?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画图来解题。在直观图形的启示下,一些隐形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显现出来,学生在原有思路的基础上,开辟出新思路,萌生出新想法。此时,教师再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什么时候能得到四个直角?能不能得到四个锐角?最多能得到几个钝角?这四个角之间是什么固定关系?”学生在画图与思考的时候,不断经历分析、对比、抽象、总结等思维活动,思维变得越来越缜密,越来越灵活,也越来越开阔。
可见,教师借助几何直观教学,在“化隐为显”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发展核心素养。
四、“化繁为简”,锻炼数学能力
数学应用,是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在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几何直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或图形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实践的能力与效率,使学生在数学应用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针对“植树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对“两头植树”“两头不植树”“一头植树”三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并根据不同情况建立模型,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获得建模能力,锤炼数学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摆花盆”“锯木头”“排座位”等诸多生活化情境,将“植树问题”融入现实生活,使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数学模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源于现实,也归于现实,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且深入地考虑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分析、抽象、推理、想象、建模等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几何直观教学展开研究与探索,充分挖掘几何直观教学的价值,发挥几何直观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唤醒数学意识、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数学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新安小学)
(责任编辑岳舒)
32
2022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