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绘本:让数学课变得有趣生动起来
作者:***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8年第10期
摘; 要:数学绘本是一种数学故事与数学图画的数学读物。为了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生动起来,在此背景下,笔者根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选择合适的数学绘本,通过数学绘本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故事化,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数学绘本;核心素养;生动有趣
数学,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锻炼人坚强意志的一门学科。但是,也因为它的严谨和抽象推理且高等数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缺乏使用,导致一部分人认为学习数学无趣无用。笔者认为数学绘本能改变大众对数学的印象,让儿童在学习数学时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让数学动起来,体会到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作用,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有趣好玩。
一、数学绘本,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故事化
数学绘本,是作者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故事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数学故事和欣赏美丽画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安排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最终促使他们喜欢上数学课。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的单元主题图时,笔者选用了“从小爱数学”系列中的《妖精豆豆逛集市》,帮助学生了解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克与千克之间的计算等。课堂伊始,笔者带领学生欣赏了这本数学绘本的封面,并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数学绘本的主人公妖精豆豆,让他们猜一猜这本绘本会讲怎样的数学故事,并带着自己的猜想去读这本数学绘本。跟随《妖精豆豆逛集市》的绘本故事,学生知道了豆豆的豆子每颗重1克,她把5000颗豆子绑在当当的背上,来到集市上用10颗豆买了10颗魔幻糖,用50颗豆买了一个鸡蛋,用150颗豆买了一个土豆,用240颗豆买了一个苹果,用200颗豆买了一瓶牛奶,用1000颗豆买了一个甜瓜,用450颗豆买了一个足球,用20颗豆买了一个气球,用2500颗豆买了一双旱冰鞋,用300颗豆买了一个熊娃娃,原本想用80克买一根胡萝卜,结果不小心弄丢了10颗豆,那就只能用70克买了一个辣椒。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颗豆,绘本,故事,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