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超市购过物,想一想,你都买过哪些物品?同学们都有购物的经历,如果老师给你一张购物小票,你能读懂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二、探究新知
(一)研学“单价、数量、总价”
1、导入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亮亮超市    单号:63-09960  时间:2019-4-15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金额
矿泉水     2      4      8
饼干      5元      6盒      30
巧克力      6      2      12
苹果       8元        5千克     40
购买件数:14        应付总额:90
付款金额:100    找零:10
学生交流
学生看购物小票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看,有序说。如,小芳买了4瓶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用了8元)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1)理解“单价”
①同学们很棒,很会观察!在这张小票里有三个重要的词语:单价、数量、金额。金额在数学上又叫总价。 
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表示什么?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2元。
饼干的单价是5元,表示什么?一盒饼干的价钱是5元。
谁来报一下苹果的单价是(),表示什么?
谁来概括一下什么是商品的单价呢?
(单价就是每件或单个商品的价格)
②说一说生活中的“单价”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商品的单价,请看大屏幕。老师先说:“一条毛巾是25.5元,也可以说成毛巾的单价是25.5元。”学生接着说一箱牛奶48元,牛奶的单价是48元,一瓶洗衣液24元,洗衣液的单价是24元。
③“单价”改写
薯片5/  表示什么意思?对,表示1包薯片5元。看来,单价还可以写成这种形式,/读作每,5/包读作:5元每包。
2)理解“数量”“总价”
①“数量”是指什么呢?继续看购物小票,矿泉水的购买数量是(),饼干的购买数量是(),巧克力的购买数量是(),苹果的购买数量是()。像这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②“总价”又是指什么呢?我们再来看购物小票,矿泉水的总价是(),表示什么?表示4瓶矿泉水的一共价钱;巧克力的总价是12元表示什么?谁能说说,“总价”表示什么意思?(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同学们真会学习!现在,谁能看屏幕,把“单价、数量、总价”表示什么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每支钢笔15元,老师买了5支,一共花了75元。
每个书包30元,妈妈买了2个,一共花了60元。
每副手套12元,买3副这样的手套,一共花了36元。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师引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个问
题我们一起探索。生读题。(大屏幕展示课本内容)
1)、说一说单价和数量各是多少?
(2)、要求的是什么?你会列式吗?列出算式:(     )。
3)、我们再来看看鱼的总价是怎么算的?列出算式:(     )。
4)仔细观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1、根据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解题过程,我们发现两个问题都是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那么单价、数量与总价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生:单价乘数量=总价
2、梳理小结:用(   )〇(   =总价。这样一个算式叫做数量关系式。
3、单价、数量、总价的变式
(1)、师:那么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探索。
拿出我们的购物单。听清要求:1、左边的人完成探究单一,右边的完成探究单二。2、两个人合作填一份购物单,算一算,填一填,想一想,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活动
小组交流
(2)、汇报  同学们都探究完了,请坐好。(我们掌声欢迎学生来,让学生上来汇报一下。杜鹃花和茉莉花的单价是多少?水彩笔和牛奶的数量是多少?你是怎样列式算出来的?
(3)小结:同学们表现可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成:②总价 ÷ 数量 =单价③总价 ÷ 单价 = 数量。
三、巩固练习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用多少钱?
这个题目已知(    )和(    ),求(    )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式(      )
(2)学校买了3台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这个题目已知(    )和(    ),求(    )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式(      )
(3)每本练习本3元,12元可以买几本?
这个题目已知(    )和(    ),求(    )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式(      )
2、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填下表。
商品
单价(元∕千克)
数量(千克)
总价(元)
西瓜
5
50
甜瓜
5
15
草莓
20
2
3、判断对错(错误的题目说明原因)
(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是求数量的题目。(      )
(2)、已知每个笔袋的价钱和买的个数,求总价,要用
笔袋的单价乘个数。(      )
(3)、36元可以买6瓶牛奶,每瓶多少元?
是用总价÷单价=数量。(      )
4、说一说,根据已知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每张门票30元,老师买了6张门票,________
(2)、买10本书共花了200元,________
(3)、学校花420元买字典,每本字典6元,________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中研究单价、数量与 总价的关系,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先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小票,知道了什么是商品的单价、数量与总价。接着解决生活中的2个问题,观察对比找出问题的共同点都是已知单价和数量,发现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自己探究出了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式。并且同学们能够应用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更多推荐

数量,单价,总价,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