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批改小学数学作业的点滴体会
              井头圩中心小学              蒋白玉
【摘要】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拓展;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业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自己教学的得与失,从而查漏补缺,修改和完善我个人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指导教师以后的教学工作。 而新课改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批改作业就更应该注重体现作业的激励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批改作业;数学教师;常规工作;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下面我就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批改作业的点滴记录下来,大家共勉。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浓浓的师爱体现在作业批改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学生的教育是无时无刻的。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也应成为学生教育的重要手段,传递师生感情的重要纽带。
1.改变传统作业批改符号,让作业批改更科学明确
每位学生做完作业后,都迫切希望知道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题做的有创新。而传统的批改作业只打“×”、“√”,不能认真分析学生的错误,找出学生发生错误的原因。在实际作业批改中我们可以另外设计几个符号,这些符号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出,错在什么地方,属于哪一类错误,这样便于学生订正,节省改错时间,也便于老师分析,找出错误规律,为今后教学作指导。比如:“√”  完全正确但无创意 ;“×” 全错 ;“√×”部分错 ,这种往往在应用题列式正确计算错误,或几个判断题中有错误时用;“!” 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这个符号常与“√ ”一起用,意图是指错的同时告诉学生要认真仔细;“?”运算不合理,这一符号常与“×”一起使用,明确指出错误原因;“√☆” 优秀且有创意。使用这些符号时,要让学生知道符号意义,这样利用多种符号合理组合批改作业,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接收到更科学合理地作业批改后的反馈信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作业,提高做作业的兴趣
2.面批
这种批改方式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做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师生的关系融洽。尤其是对待作业错误率较高的学生,采用当面批改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状况极为熟悉,对每次教授的内容心中有数,对困难生可能出现的作业问题做出预见性的准备。为保护困难生的自尊心,提倡教师定时到班级里面批,也可以个人、团体形式面批,只是注意的范围要相对集中。教师一边批改一边讲解、纠错,使困难生明确知道错在何处、错误原因及正确解法,同时要注意发现困难生的思维火花和作业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激发困难生的学习兴趣。
3.自省式批改
自省式批改就是让学生在自己作业中积累自己的错误并分析,并进行改正,进一步查漏补缺。也就是学生自己命名的不同一般的作业本,它们有的取名为“数学医院”,有的取名为‘数学病历卡”。“马虎的故事”等等,这些充满情趣的自类作业本,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只在过程和结果正确的题目上打对勾,而对那些过程和结果错误的题目,如错误带有全局性
的则用“——”将它划出来,如错误是局部性的则用“?”表示。做这样一些记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原因,根据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反省,反省的内容是: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现在能否正确解决等。当学生完成反省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写在另备的本子上,本子的名字由学生自取,所以就有了上述的种种名字。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还因人而异的写上各种各样的批语。为了巩固每天的反省效果,进一步强化成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每周写反省日记,形成了反馈习惯和反省能力,这种习惯一但养成,将终身受益。如果有谁一周没有错误,就被评为数学明星。这种批改方式的尝试,提高了学生学习策略水平,让学生学的更明白更主动,“纠错”和“强化成功”相辅相成,效果显著。
4.推迟批改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同的,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相应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第二次评价或暂不评判等级的方式。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感受到了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批改的过程
1. 纠错式批改
    纠错式批改的重点是纠错。学生要把同学做的对的地方圈出来,把错的地方摘录下来,写出同学共错几题,并针对同学详细的做法详细地写出他错误的原因,并在一旁改正。教师就只需浏览一下这些分析表,掌握学生错的最多的类型,随时调节教学方法。而学生在分析别人的过程中又深刻地理解了一遍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纠偏能力,增强对错误的"免疫能力"。实际的实施是灵活的,对于某些较难发现的错误,教师要随时给予帮助,而一些容易纠正的错误,则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正。我们的学生是非常灵活的。
纠错式批改法告诉学生不能容易只满足于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解题的思维过程,纠错重要的是要纠出错因。
2. 辅导式批改
辅导式批改所针对的面比较窄,一般由学习优秀的同学来批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的作业,以此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这首先需要教师培养一批能干的学习者,教师经常做一些示范和讲解就可以了。辅导式批改的一个方法就是暂时不加以评判等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而是加以眉批:“请参考××例题后重做。”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评判。这样,学生既弄清了错误的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又避免丧失信心。
3.这可以采用“拜师法”。
    让困难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结对拜师。被选择的优生就有了一份责任感和喜悦感。同时,一旦困难生有进步,教师就要加以表扬,更要表扬他的“师傅”。
  总之,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机械性的重复劳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创意的过程,需要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凭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才能够把学生的作业批透,获得教学信息反馈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更多推荐

学生,作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