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初二下学期数学作业情况记录
批改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获取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评价的重要途径,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批改作业的有效性,将会直接影响着教与学双方的信息反馈,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调控。然而在实际中,因为作业批改的方法不当,导致存在很多学生做作业明显是抄答案,发作业本回去时也是简单看看分数就了事,对上次做错的作业下次还是做错等现象。因此,怎样使数学作业批改更有效,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三点建议:
一、要及时批改,注重反馈的时效性
在实际教学时,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尤其在我们农村中小学,多数教师身兼数个班级的教学,每布置一次作业就是几十本、上百本,如果施行全批全改,作业批改的
周期就长。当学生拿到作业本,因为要急着做下一次作业,对教师辛辛苦苦批改过的作业根本没细看,更无心思认真总结得失。心理学告诉我们,反馈的时效性是反馈的生命。如果时间拖延得太长,就会时过境迁,错过机会。学生每完成一次作业后,心中都迫切希望老师尽快批阅,肯定自己的成功。一般说来,他们关心自已是否成功是在作业上交后的两天以内。教师批改越及时,信息反馈越快,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成功目的。相反,若反馈间隔时间太长,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期待会逐渐消失,甚至消亡。而且反馈时间过长,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意识了“时机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后,学生每次写完作业后,教师最好在当天内尽快、及时、认真地详批,最慢的要在两天内抓紧时间改完。这样,教师不但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而且能及时攻缺补弱,对个别差生加强辅导。教师可以采用随堂批改、集体订正等形式,提高批改的时效性。
二、要及时讲评,做到及时纠偏补缺
作业讲评是批改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批改作业的一个重要目的。作业批改得再好,
如果不及时地讲评和补救,让学生及时地弄清错误原因,并把错误及时地加以改正,也收不到最佳的批改效果。有效的作业讲评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掌握更牢固,运用能更灵活,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较之对一些习题进行反复练习的效果要更好。传统的作业讲评,总是教师先讲解学生错题,再让学生自行订正,事实上,这样的讲评效果并不佳。学生一拿到作业本,总是急于进行订正,根本不会听教师讲解,而且,学生对错题的订正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别人指出错误的原因远不及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有效果。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讲评前安排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知识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分析自己的错误,哪些是粗心造成的,哪些是做的时候没有经过认真思考造成的,哪些是自己不会的,从而在思考中吸取错误的教训,总结经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尽早发下作业本,并要求学生先行思考,挑自己能订正的题目自行订正,还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会做错,这样学生有了自行反思的机会,就会印象深刻。对那些自行解决不了的错题,在教师讲解时学生自然而然会专心听讲对于学生很快能自己独立订正的题目,无需再做讲评。教师应更多关注独立订正了5~6分钟之后,还有哪些题目没能订正好,还有哪些学生不会自己订正。这才是讲评课需要重点关注的讲解内容和帮助对象,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讲了也当没讲纳总结,提炼最优解题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不断地提升。
三、要布置再练习,巩固作业的效果
作业批改、讲评结束后,不少教师就不再布置作业了,顶多让学生订正好错题就算完事,学生难以达到强化、巩固的效果;有的则要求学生将错的习题全部在作业本上重做一遍,这样的做法就题论题,也难以达到拓宽、深入的目的。往往出现教师布置过的作业并且教师已加以讲评订正,下次出现类似的习题学生还是做错,这就是因为教师没有进行再练习。要想使学生解题过程更趋完善、合理,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提高,扩大作业批改、讲评的辐射效果,设计有针对性的再练习必不可少。第一,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精心设计难度相当的练习题,加强针对性练习,使之强化,当堂反馈补救。第二,可以发挥学生的作用,分类收集、编写自己的错题集,学生资源共享,达到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每个单元错题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更多推荐
学生,教师,作业,订正,讲评,批改,反馈,错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