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研究探时的意识,追求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资源
  1.实物投影仪―台。
  2.每小组《验证表》一张。
  验证表
  举例
  结论
  3.比,除法,分数关系表:
  比
  前项相当于
  后项相当于
  比值相当于
  除法
  分数
  4.卡片若干张。
  (1)商不变的规律;(2)分数的基本性质;
  (3)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0―71页。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流程:创没情境――验证猜想――展示交流――意义构建――巩固拓展。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评价、组际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中“0除外”的道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验证表,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标:
  (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
  (2)启发学生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假设。
  过程:
  (1)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通过填写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让学生发现比、除法、分数有很多相似之处?
  (2)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联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
  提出猜想:
  (1)学生讨论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比就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看成一个分数,就可以遵循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2)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目标:
  (1)引导学生对验证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与途径?
  (2)组织实践活动,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3)营造协作学习氛围,组织讨论研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
  过程:
  (1)小组讨论:这个猜想成不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性?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2)小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思路。
  A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用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得到新比,看比值变不变。
  B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
  C组: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
  通过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启发,产生灵感,对验证猜想的方法进行比较,使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科学性,更严谨。
  小组合作,试着验证: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比或多个比进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填写《验证表》。
  3.展示交流,感受过程。
  目标:
  (1)理清知识脉络,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
  (1)用实物投影展示各个小组的《验证表》。
  (2)各小组代表发言,本组所得的结论。
  (3)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的结论。
  (4)引导学生讨沦比的基本性质是否具有普遍性,有没有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变了的。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0,比值会怎样。
  4.意义建构,体验成功。
  目标:
  (1)通过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
  过程:
  (1)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组的结论比较全面,怎样说更严谨。
  (2)集体归纳,板书。
  (3)体验成功:我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叫比的基本性质,许多科学家都是这样提出猜想、实践验证,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
  5.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目标:
  (1)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过程:
  (1)(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第71页练一练2)
  边练习边讨论: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怎样化简最快最好。
  (3)灵活运用,抢答比赛。
  五、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2.猜想验证,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
  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探究欲望后,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发现的过程呢?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作出各种猜想,对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验证猜想,最后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研究思路与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这样不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产生灵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更多推荐

学生,性质,基本,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