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与第五单元、第七单元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加减法”的学习内容。“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称。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较好。根据我课前的
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还会用竖式计算。对于看图编故事和看图提问题,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具体情境,体会整十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用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 :
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
初步体会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天气真正好,我们一起做一个加油操吧﹗(出示课件加油操音乐)孩子们今天开心吗?
生:开心。
师:老师就是喜欢你们开心的样子。今天的课要从一幅图说起。
二、出示课件主题图
讲故事(春天美,春天的江南更美,天空是蓝莹莹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在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对快乐、幸福的夫妻,兔妈妈和兔爸爸,它们有一个可爱的孩子,说起这个孩子它可是一位才女,从小就很冰雪聪明,在森林王国里受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学校,眼看就要七岁了,兔妈妈、兔爸爸商量着要给它办一个生日pary.从而引出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师: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3).谁会列算式?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算式?
(30+20=50,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4).30+20你是怎样计算的呢?请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摆小棒的方法:
(1捆小棒是10根,摆30+20,就是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就是5捆小棒,5捆小棒就是5个十,5个十就是50.所以30+20=50。)
用计数器的方法:
谁会用计数器拨一拨30+20呢?能不能一边拨一边给同学们讲一讲,你是怎么拨的?
(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个珠子,表示30,再拨2个珠子,表示20,合起来是5个珠子,表示50。即30+20=50)。
口算的方法:
30和20都是整十数,30是3个十,20是2个十, 3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5个十,所以30+20=50。
(4)列竖式的方法:
30 + 20 = 50
30
+ 20
–––––––
50
(5)因为果子我们都说成是几个,所以我们在算式的结果后面加个“(个)”,(个)就是这个算式的单位名称。
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还有它的名字呢?你们想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边说边板书:
┆ ┊ ┆
加 加 和
数 数
2、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幅图,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
更多推荐
学生,加减法,问题,算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