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练习题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个位起,第七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60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 ),左边的6表示6个()。
3、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约是()万。
4、比99999多1的数是(),比1000少1的数是()。
5、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
6、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9000000= 785000 509000
7、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00000000= 9958201900
7421305678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49□4385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A、0~4 B、0~5 C、5~9
3、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6 B、7 C、8
4、用三个7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A、777000 B、700077 C、70707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94200这个数字中的9所站的数位是万。 ()
2、四万零三百写作40000300。 ()
3、整数的计划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
4、100000-1 99999+1 ()
四、比较大小(12分)
72108○135********00○62万10110○9999
4762504○4762513四千万○九百九十万
89001○89101
五、读出下面各数。(12分)
708500 读作: 70000508 读作:
100090009 读作: 5060032 读作:
六、写出下面各数。(12分)
五十六万零五十六 写作:
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 写作:
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 写作:
一亿零二万零三 写作:
七、用计算器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0分)
12101= 13101= 14101= 15101=
16101= 17101= 18101= 19101=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八、用2、3、4、0、0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并求出它们的和。(10分)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更多推荐
学生,文章,组成,知识,括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