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北
师大版)
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单元教学重难点:
大数的读写。数位中含有0的读写。
课时安排:
内容建议课时数
数一数2
人口普查2
国土面积
近似数
从结绳计数说起
练习一2
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
探索新
复习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读出下面各数
58、3026、4005、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有100个小方块的卡片
提问:10张卡片是多少个小方块?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一叠卡片有一百张,那么这一叠卡片有多少个小方块?9叠呢,总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提问:再加一叠,是多少个呢?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结合教材第3页四幅情景图将“十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认识“百万、千万、亿”
提问:
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堂作业
教材第5页第5、6题。
课堂小结
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一共有几个?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认识更大的数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数一数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上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对较大数产生兴趣
为以后数的读写与比较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认识十万
学生可以用计数器,以直观的形象思维开始学习。对照计数器,10个一万是10万,满十进一。
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十进制计数中,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注意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就不是10。
巩固练习
练一练
第1题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
更多推荐
单位,学生,计数,数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