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9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下列关于综合素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包括社会实践
B.素质教育不包括家庭教育
C.素质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D.素质教育不包括社会教育
【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2.班主任陈老师根据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为三类学生分别建立综合成长档案,陈老师的做法().
A.不恰当,忽视学生的主动发展
B.恰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C.不恰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D.恰当,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B.解析:根据三类同学建立不同综合成长档案,体现出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看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
3.数学课上,林老师让全班同学用老师喜欢的方式解题().
A.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B.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C.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
D.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答案】A.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老师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林老师让全班同学按照他喜欢的方式解题,显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4.张老师经常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反思,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是().
A.撰写教学后记
B.编制课程标准
C.撰写教学案例
D.编写教学日志
【答案】B.解析:教师常用的反思工具有教学后记、教学日记、教育案例等.
5.教师张某上班迟到了,扣除了当月部分绩效,张某不服,他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
A.申请仲裁
B.提出申诉
C.检举控告
D.申请复议
【答案】B.解析: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
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
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
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6.小学女生小丽在放学的路上,被同学扇耳光,施暴者称为了
教育小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B.学校应承担小丽所受伤害的赔偿责任
C.不会自我保护的小丽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D.施暴者的监护人应对小丽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D.解析:因为只是被打,没有达到轻伤或轻微伤,所以不涉及刑事责任,排除选项A;此事发生在放学路上,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所以学校不需要承担责任,排除选项B.小丽在此事中并无过错,所以排除选项C.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
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施暴者也是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要
由施暴者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7.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小刚的妈妈经常检查他的作业和日记本
B.课间休息时教师王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抽烟
C.教师刘某让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站着听课
D.教师李某课堂上让未掌握投篮动作的学生反复练习
【答案】D.解析:A一般情况下父母不能查看未成年人的日记本,要保护学生隐私;B任何人不能在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抽烟、喝酒;C属于变相体罚;选项D是正常的练习环节,没有违法.
《未保法》第三十九条:“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
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第三十七条:“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喝酒.”
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8.11岁的小明在学校捡到一部价值2000元的智能手机,拿回家自用,小明的行为属于().
A.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D.没有违反相关法律
【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六)多次偷窃;而小明的行为不是偷窃,而是拾得遗失物,有义务归还原主,是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无关,故选B.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属于“不良行为”的是().
A.小强将管制刀具带在书包里以保护自己
B.小明经常强迫低年级同学买东西给他吃
C.小刚多次在校殴打他人,偷盗同学财物
D.小浩纠集社会青年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区别.选项A是不良行为,选项B、C、D、是严重不良行为.对应的法条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二)携带管制刀具.
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六)多次偷窃.
10.六年级女生朱某学习不好,经常在课堂上说话.一天上课,
朱某又和同桌的男生说话,教师张某批评朱某:“你怎么这么贱啊,能不能不招惹男生呀!”朱某听后立刻大哭,并用头猛烈撞课桌,造成额头出血,关于朱某所受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承担朱某伤害的主要赔偿责任
B.张某侵犯了朱某的言论自由权
C.朱某家长承担朱某伤害的赔偿责任
D.张某承担朱某伤害的部分赔偿责任
【答案】A.解析:朱某自伤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张某具有侮辱性的批评,张某违反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九)学校教师或
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所以教师是有过错的,承担主要责任.故选A;选项B不属于侵犯言论自由,一般的言论自由是发表观点的权利;选项C学生朱某情绪失控进行自伤,由其监护人承担次要责任;选项D中教师由于是职务行为,要由学校赔偿,学校赔偿后,可以向教师追偿并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更多推荐

学生,教师,学校,承担,责任,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