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师参加听课活动之后,需要给出评语和建议。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了⼩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篇1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观摩了我校⼏位教师的展⽰课,收获颇丰。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使我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的本质理解,明确了⾃⼰还需要改进的地⽅。
1、保持学⽣学习浓厚的兴趣
在信息课上,学⽣的学习兴趣好像是天然的,因此在教学中不必担⼼学⽣们对计算机的好奇⼼消失,⽽是注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去保持、加强这种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师,如果学⽣对学习产⽣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积极参与学习。记得唐主任的课是上午第三节,同学们都有些疲惫了,但是唐主任通过他的幽默,⼤家的思路不由⾃主地跟着他转。当时我就想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学⽣怎么会不喜欢上课呢,就连听课的我都被他的幽默所吸引。学⽣们“动”起来了,课堂上活跃的⽓氛和学⽣们强烈的表现欲也就展现出来了。
2、合作学习效果好
信息技术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课堂上少不了学⽣动⼿操作。每当这个时候,学⽣们就
能⼤胆尝试,交流互助。只要是学⽣能观察的就尽量让他们去观察,能思考的尽量放⼿让他们去思考,能说的尽量让他们去表达,能⾃⼰完成的操作尽量让他们去动⼿。⽐如《管理邮箱》⼀课,充分利⽤了⼩组合作学习⽅式,组长帮组员、组员帮组员、组帮组,使学⽣们的合作学习能⼒得到了明显提⾼。
3、不断提⾼⾃⾝的教育实践能⼒
在听唐主任的课时,整堂课都⾮常流畅,节奏不快不慢,教师的语⾔具有很强的感染⼒和亲和⼒,整堂课调控的也很好,学⽣在课上兴趣⼀直很⾼涨,学的也特别快。从开始上课到下课,整堂课都感觉很愉悦,学⽣也都没有被束缚的感觉。这些基本功都⾮⼀⽇之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需要我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提⾼。
4、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与深度
有些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安排得不是很合理,对于操作能⼒强的学⽣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有些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学⽣没有接触过,没有基础,教师安排的内容难度⼜很⼤,学⽣⼤多都没有完成⽼师所布置的任务。这些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都有所涉及,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所要注意的。
5、作业评价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的实际操作要求很⾼,这时实⾏学⽣过程性评价,是⼀个相当重要的举措。在课堂
中,要让学⽣以“任务”贯穿始终,很好的调动了、维持了学⽣们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且下课时学⽣们提交作业,保存了学⽣的⽇常评价,真正体现了学⽣发展变化的轨迹。
总之,参加本次听课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我要将从这些优秀⽼师⾝上学到的东西逐步落实在我的课堂中,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前进。
⼩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篇2
最近,我到北海双语学校参加了坊⼦区⼩学语⽂教学培训会议,我聆听了三位优秀教师执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课,收获良多……下⾯我说⼀下听课后的感受。
实实在在的语⽂课堂让我对语⽂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每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感受到了教师们对改进课堂教学的愿望,看到了课程改⾰的新⽓象,课堂上师⽣关系的和谐,课堂民主⽓氛的形成,正是我们研究学习语⽂⽅式的真正改进,促使学⽣语⾔素质的全⾯提升。
⼀、课堂洋溢着⽣命的涌动,焕发出⽣命的活⼒。
语⽂教学让学⽣领略到了祖国⽂化的绚丽与中⽂的⽆限魅⼒,并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的⽆穷乐趣。课堂充满着平等、尊重,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鲜活的⽣命在欢唱,在愉悦。在与⽂本的对话
中,学⽣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语句的韵律美及表达的丰富多彩。执教⽼师规范的汉字书写,简明的板书,声情并茂地⽰范朗读,流畅地分析讲解,充满期待与真诚善意的微笑,⽆不凸现出爱的真谛。钟斌⽼师的课有四个⽅⾯的优点:
1、重视了识字新词,⽤多种形式识字读词,帮助学⽣掌握⽣字新词。
2、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是贯穿于⼩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是⼀篇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课件理解词语的意思。
3、启发学⽣展开想象读课⽂,适合低年级诗歌的朗读,课⽂读的⾮常充分,借助课件、板书让学⽣试着背诵。
纪晓菲⽼师的课思路清楚,先⽤⼩标题的⽅法概括了全⽂讲了4件事,然后逐⼀分析。教学重点突出,处理⾮常到位。⽤多种形式帮助学⽣理解课⽂内容。赵晓蕾⽼师的课⽤情育⼈,教学⽴⾜于整体感受及创设情景,表现出⼀位优秀教师在改⾰中的勇⽓与思考,奉献出⼀堂出⾊的语⽂课。⽽且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给⼤家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将先进理念与学科特⾊结合起来
要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是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与探索。必须提倡多样化,在遵循语⽂教学的前提下,
敢于突破,敢于尝试,以学⽣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不同的特点,改变了学⽣的学习⽅式,诵读、讨论、圈划、设疑等语⽂学习的⽅式,学⽣的⾃主合作,探究与语⽂学习⽅式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教师和学⽣的⼀起感悟。⿎励学⽣在读懂全⽂的前提下,发表⾃⼰的见解,但要先理清作者思路和⽂本的价值取向,有根据的说话,有条理的发散。树⽴在教学活动中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的主动精神,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做到“以学定教”、“顺学⽽导”。
三、钻研教材,遵循规律
语⽂教学要有⼀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过程。教学时,先引导学⽣初读课⽂,整体感知,交流初步感受,并提出问题,困惑,再深读课⽂,沉浸其中,透过语⾔⽂字,与作者进⾏⼼灵对话,把握⽂章⽣字,感悟做⼈之道,再⾛出⽂本思考受到的启发,揣摩⽂章的写作⽅法,最后适度拓展。
钻研教材,下功夫把握教材,多钻研,多思考,多研讨,多积累。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语⽂课堂上应有的活⼒!我们既要⼤胆创新,⼜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语⽂课堂,让语⽂课堂焕发出勃勃⽣机。
⼩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篇3
通过这次的听课评课活动,让我这个接触⼩学英语教学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受益匪浅。听完这⼏节课,
⼼中除了赞叹和佩服,更多的是⾃⼰有所收获的那份欣喜。下⾯是⾃⼰的⼀点收获,或者说是感想,写出来⼤家⼀起分享。
第⼀、⼩学英语教师的基本功
作为⼩学⽣的英语启蒙教师,教师本⼈的基本功能直接影响到学⽣英语的⽇后发展。从侠义⽅⾯来说包括两个⽅⾯:语⾳的标准及语⾔的流利,规范的板书。⼩学英语对学⽣听和说的要求相对多⼀些,因此,教师语⾳的规范及语⾔的流畅⾄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修炼⾃⼰的语⾳语调基本功,确保我们说出的每个单词,每个句⼦没有发⾳上的问题。课堂语⾔除了要流畅,⼀定要确保我们说出的不是错误的句⼦,我们对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课堂上不够规范的课堂⽤语,可能会给学⽣⽇后的学习带来很⼤的负⾯影响。如:How to read it? How to do it? 这样的⾮句⼦,I’ll give you three minutes.这样的汉语式句⼦都会给学⽣造成⼀种误导。规范的板书除了能利于学⽣抓住本课的重点内容,利于课⽂的理解外,也利于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情境的设置
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在句⼦中学习单词。这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句话、⼀个词时还要给学⽣创设⼀定的情境,让学⽣学会在⼀定的情境中学会⽤句⼦、词语。
所创设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课⽂的导⼊,也利于重点单词、句⼦的引出是⼀节课成败的重要⽅⾯。给我印
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个情境:课题是Chinatown in America.通过播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纽约视频引出NewYork, Chinatown.这样的情境引出的不仅仅是⼏个单词,⼏句话,更重要的是让学⽣融⼊到了Chinatown的氛围中,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深刻的感受到了唐⼈街的⽓息。
第三、恰当的导⼊,⾃然的过渡
这⼏节课,我是以⼀种欣赏和享受的⼼情听完的。导⼊的⾃然,过渡的简洁⽽不留痕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我举个例⼦:在Great Wall ⼀课中,有位⽼师是这样导⼊和过渡的:
简单的问候之后,T:My name is…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Ss: Yes.
T:(出⽰课件,三个信息: Mary, 2000, apple)My English name is Mary.
It has got 2000 students in my school. My school is big. What about your school?
Ss: My school is…
T: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school.
这样简单的⼏句话就把本课要学习的more, thousand等单词引出。
第四、注重基础,适当拓展延伸
这次的优质课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课⽂,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课⽂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的拓展学⽣进⾏起来也就得⼼应⼿。正是这种“磨⼑不误砍柴⼯”的远见,提⾼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篇4
近期,我参加了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感受颇深:这样朴实,有趣的课,让我对⼩学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有收获。下⾯就谈谈我的⼀些体会。
1、语⽂的魅⼒
教学是⼀门艺术,教学语⾔更是⼀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的⼼灵。当我听到⽼师们的课时,感觉她们的语⾔亲切,⾃然,简洁,准确。她们⼤多数⽤声情并茂的语⾔带着学⽣在课⽂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感受课⽂。
2、⾃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读感悟是第⼀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领悟,就是让学⽣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教师的引导是第⼆位的。着眼于阅读教学,应该是⼀个“先读后教,先读后导”的过程。我想⽼师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个充分体现吧。这些课通常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初步阅读阶段的⾃读感悟;深⼊课⽂⾃读感悟。例如,在学⽣⾃读感悟时,⽼师向学⽣提出这样要求,轻声朗读课⽂,遇到数字圈起来;第⼆个阶段的⾃读感悟,让学⽣想;⽼师的课亲切⾃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语⾔功底和⾼超的教学智慧。
3、处理把握教材
⽼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根据课⽂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本。
4、评价语⾔
⽼师评价学⽣的语⾔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师⽼师运⽤“你最聪明“来⿎励学⽣;”你会更加努⼒的“、”我的孩⼦,你真是个宝”、 “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这些朴实,⾃然的语⾔,对我感触很
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提升⾃⾝素质⽅⾯去努⼒,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的教学⽣涯。
⼩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篇5
10⽉15⾄19⽇,在景东进修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分别前往景东民族⼩学和景东县⼩听课。在这期间我们有幸听到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不同⽼师的讲课风格和特⾊深深地吸引了我。从他们⾝上,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法,每堂课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课后我们在⼩组内展开激烈的评课议课,这使我进⼀步反思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法。下⾯我就谈谈在这次活动中的⼼得体会:
⼀、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标,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得⼼应⼿。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民⼩的李霞⽼师和县⼩得阿玲⽼师,他们在备课时对课⽂内容熟读成诵,能记住课⽂⾥的每⼀句话。因此她们在教学中不看教材,⽽是更好地全⾯关注学⽣,还把教学⽬标层层落实。
⼆、实现了师⽣⾓⾊的转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转变为学⽣学习的伙伴,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在⽼师的组织下进⾏个性化地学习。这些课关注学⽣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式,这是引导学⽣学会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的⾃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主动探究、团结合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三、激发学⽣学习语⽂的兴趣。学⽣是否有学习语⽂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在备课时
应充分考虑学⽣的积极性,创设情景,培养兴趣。结合课⽂内容可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分组讨论、⽐赛朗读、讲⼩故事,说与课本有分⾓⾊表演等。使学⽣的好奇⼼、兴趣、爱好、求知欲得到充分的体现,⼤⼤激发了学⽣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主动地获取⼀些知识,教师再善于因势利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愉快地学习。
四、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善于发展学⽣⾃⾝的闪光点,以⿎励为主进⾏评价。如当学⽣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的声⾳、说话的⼝齿、站⽴的姿势等其他的⽅⾯去⿎励。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就是⼀种进步。民⼩的程燕锦⽼师就做得很好,她总是善于激励学⽣,对不同孩⼦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励。如“你真会听讲!”“你真会分析!”“你观察得多仔细!”等。
通过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教学的魅⼒所在,要学习的地⽅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我不断地提升⾃⼰,努⼒探索,让⾃⼰能拥有⾜够的知识和能⼒去胜任⼩学语⽂教学。
⼩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篇6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学语⽂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收获良多。置⾝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师⽓定
神闲,信⼿拈来,不时激起⼀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舞⾜蹈,或激昂⽂字,不仅令学⽣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可为?我要向他们学的地⽅还有很多。希望的李⽼师教学的思路明晰,⼴北的丁⽼师幽默的语⾔,中⼼的张⽼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为什么在课堂上学⽣乐此不疲?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师的语⽂功底要扎实,语⽂素养要⾼,深⼊研读教材,2.驾驭课堂教学能⼒要⾼。巧⽤⼼思,精⼼设计,从学⽣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3.简简单单教语⽂,静下⼼来钻课⽂。《地震中的⽗与⼦》这⼀课我在备课时,对教学环节在时间预设和重难点突破的⽅⾯做得不是太好。我要更加努⼒。向各位⽼师学习根据⾃⾝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已稳定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下⼀步要努⼒的。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提升⾃⾝素质去努⼒,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的教学⽣涯。
我更喜欢林⽼师的教学——严谨、科学。林⽼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扣,⾏云流⽔,滴⽔不漏”。情景导⼊,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 “把问题抛给学⽣,让学⽣⾃⼰思索,经历,从⽽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起学⽣我能⾏,我⼀定⾏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的思路引向了更⾼层次的探究世界。林⽼师的课亲切、⾃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超的教学智慧。榜样就在⾝边,我要更加努⼒!
⼩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篇7
识字、听说、阅读……头绪纷繁的低段语⽂教学,如何做到有机结合进⾏,从⽽提⾼语⽂教学质量?近⽇,吴望舒⽼师执教的《乌鸦喝⽔》第⼀课时,便做到了教学环节设计紧凑合理,知识传授与能⼒培养兼顾,从⽽使这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低年级⽣字词的教学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中,吴⽼师设计了多种⽅法来帮助学⽣识字,这些设计,激发了学⽣学习⽣字的兴趣,也使学⽣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新知。
吴⽼师也注重培养学⽣辨析形近字的能⼒。如对“乌”、“鸦”这两个字的识记,吴⽼师引导学⽣说出乌鸦是⼀只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乌”⽐“鸟”少⼀点,是因为乌鸦全⾝都是⿊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这样学⽣就感觉⾮常有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还有另⼀组形近字“喝”和“渴”,这⼀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吴⽼师引导学⽣,让孩⼦们⾃⼰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喝⽔”要⽤嘴巴(即“⼝”)喝,⽽且必须把嘴张⼤(形象说明“⼝”的字形),所以是⼝字旁;“渴”是因为⼝渴了特别想喝⽔,所以是三点⽔旁。这样学⽣记起来⼗分⽅便,且不太会搞错。
⼆、抓关键词理解感悟
吴⽼师善于抓住课⽂的关键词,采⽤了读读、想想、说说等⽅法,引导学⽣感受⽂本,可以说这些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到了⼀年级孩⼦的年龄特点。如:⽼师引导学⽣关注“到处”⼀词。为了帮助学⽣理解这个词语,⽼师引导学⽣看图合理想象:乌鸦可能会飞过哪些地⽅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体会到了乌鸦找⽔的⾟劳以及找不到⽔的焦急⼼情。之后,⼜指导学⽣⽤“到处”进⾏说话训练,让学⽣对这个词语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运⽤。
三、注重进⾏朗读指导
《语⽂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在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这堂课,吴⽼师带着孩⼦们着重研读了课⽂的第⼀节。第⼀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也是情节曲折。乌鸦经历了找⽔,看见⽔,却⼜喝不到⽔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情也是很不平静的。吴⽼师在教学中带领学⽣采⽤多种形式的读,逐句品读感悟,体会乌鸦⼼情的变化。读⽂中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
综观整堂课,上得既充满语⽂味,⼜富有情趣。孩⼦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学语⽂⽼师听课评语和建议篇8
没听课之前,看到课⽂的题⽬,我就想:这是⼀篇没趣的课⽂。不象我们低年级的课⽂,有各种各样吸
引⼈的⼩动物,但听课下来,我改变了⾃⼰的想法,其实不管是什么课⽂,只要⽼师引导的好,没趣的课⽂也能变得有趣。下⾯我就浅略地谈⼀谈听课后对这节课的⼀点看法。
这篇课⽂主要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进⾏“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往直前,⼤胆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然的奥秘。
教完第⼀⾃然段,在体会雷暴的可怕后,邵⽼师出⽰第⼆⾃然段“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邵⽼师让学⽣细细读读这个过渡段,从中体会到什么?开始学⽣不能体会到深层次上。邵⽼师再利⽤课件功能将“直到……才……”这组关联词变红突出,再让学⽣从这重点词“才”上体会,通过引导,学⽣终于能体会到从中可以看出:其⼀雷暴的可怕,其⼆解开雷暴之谜是不易,其三富兰克林的了不起。
更多推荐
学习,教学,课堂,教师,听课,教材,感受,过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