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
3.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二、除法的验算   
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
5.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①  书的总页数 ÷ 看的天数 =每天看的页数 
付出的钱数 - 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    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
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
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
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
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
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
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
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
四、商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单元:认数
一、认识整千数   
1.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
  )位
  )位
  )位
  )位
  )位
3.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1.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读数时,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2.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百、整千数看作几个百、几个千再相加减,实际上也就是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
三、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
最高位(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最高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一、概念: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_千克_做单位。千克用字母_Kg表示,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_克做单位。克用字母_g_表示。(可以用天平测量。)
净含量:是指包装袋(瓶)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二、千克和克的互化:1千克=1000 
三、重量的大小比较: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四、千克和克的简单应用
一杯水的总重量 - 空杯的重量= 杯内水的重量
    每袋面包的重量×面包的袋数=面包的总重量
第四单元:加和减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满十进1,再把得数加起来。
2.检验结果是否正确,除了用再加一遍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估算进行检验。
3.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结果再添相同个数的0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1.不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再把结果加起来。
2.退位减法:应先从各位减起,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十位再和十位相减。
3.需要退位的整千、整百数减整百数:将0前面的数按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出得数,再添上相同个数的0
三、加减法各部分名称之间的关系
被减数 =差+减数    减数 被减数-差    差= 被减数-减数
    加数+另一个加数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四、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思考方法:
1)从条件出发。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
2)从问题出发,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看条件是否具备,如不具备,先求出间接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2、数量关系式 
桃子的总数量-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
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的个数=每个篮子里桃子的个数
鸭的数量×鸡是鸭的倍数=鸡的只数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多的数量
    ③大汽车的数量+小汽车比大汽车多的数量=小汽车的数量
      小汽车的数量+大汽车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④甲的邮票数乙比甲少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
      甲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一共的邮票数
    ⑤上衣的价格裤子比上衣便宜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一套衣服的价格
    ⑥上午借书的本数+下午比上午多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
      上午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一天一共借的本数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24时计时法的认识
124时计时法,一昼夜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转了两圈,即24时,用24时表示钟面上的各个时刻。
2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
            凌晨1  ————————   1
            早晨5  ————————   5
            上午8  ————————   8
中午12  ————-------  12

更多推荐

数量,个数,人数,条件,除法,面包,写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