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准确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小学数学里的概念有很多,我们在学习数学概念时要把和概念有关的条件、说明等一同记住,这在以后的做题中就会考虑齐全,不容易出错。
判断对错:
1.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成”的意思有:每份数量一样多
每份数量不一样多
例如:8(2 2 2 2)
8(2 3 1 2)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这里的“平均”分是关键,也就是说每份的数量是一样的。“分成”不能准确表达分数的意义。因此,上面的题是错误的。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式子:等式 7×8=56 x-5=8
不等式8+9>16 8x<25
算式45÷15=3 9÷2=4.5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方程的两个要素是含有未知数、等式缺一不可。式子和等式是不一样的。因此上面的题是错误的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s=ab÷2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 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三角形的面积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倒出来的,前提是三角形的底和高要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要相等(等底等高)。
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才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上面的题没有说明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否等底等高,因此无法判断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说上面的题是错误的。
小学数学概念非常严密,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记牢概念,同时也要把和概念相关的条件记住,这样做题时才不会判断失误。

更多推荐

面积,平行四边形,概念,三角形,数学,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