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或称为约数,数学名词。定义:整数a除以整数b(b≠0) 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b是a的因数。0不是0的因数。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那么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苏教版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和规律。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教学过程
1、意义建构
①引入。()×()=12,能说出这样的乘法算式吗
②活动。如果12代表12个小正方形,用12个小正方形拼摆成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摆法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答复,随机板书。
( 1)×(12 )=12
( 2 )×( 6)=12
( 1 )×( 12)=12 ③揭题。(板书:因数和倍数) ④认识因数和倍数。以3×4=12为例,3是12的因数,4是12的因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12是4的倍数,12是3和4的倍数。
学生多种形式说。(个别说,同桌互说)
2、找一个数的因数:合作学习。
①请四人小组合作,找出18的所有因数。②反应③小结
④练习:试一试。
21的因数有()。36的因数有()。5的因数有()。观察:有什么发现
3、找一个数的倍数:独立学习。
在()里填上你喜欢的一个数,并在横线上写出它的倍数。()的倍数有:。()的倍数有:。① 独立学习。② 反应。
③ 小练习。30以内7的倍数。
4、课堂练习。①圈一圈。②判一判。③游戏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总结找一
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脑筋急转弯:有三个人,他们中有2个爸爸,2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
教师说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数和数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揭题:
二、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
1、创设情境。
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拼请同学们先想象一下,然后说出你的摆法,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汇报拼法,教师依次展示长方形的拼图,并板书:
4×3=1
26×2=12
12×1=12
教师根据4×3=12 揭示:4×3=12
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提出要求:你能用倍数和因数说一说6×2=12
12×1=12吗
2、深化感知。
(1)你能举出一些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教师说明: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三、探求一个数的倍数。
1、设疑。
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3的倍数有
12、18。除了
12、18还有别的吗请在纸上写出3的倍数。你能完成得又对又好吗。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引发冲突:为什么停下来不写了有什么困难吗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加省略号表示写不完。
2、交流。
揭示“有序〞,为什么要有序地写倍数呢全班讨论:“你是怎么写3的倍数的〞。
3×
13×
2 3×
3……
3
3+3
6+3
……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用依次×
1、×
2、×3……写出3的倍数。
3、深化:请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小组讨论:观察这三道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5、小结:发现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一个数的倍数。
四、探求一个数的因数。
1、设疑。
刚刚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接下来我们来找一个数的因数。请写出36的所有因数,
2、组织讨论。
你是怎么找36的因数的
( )×( )=36 从一道乘法算式中可以找到2个36的因数,6×6=36呢36÷( )=( ) 从一道除法算式中也可以找到2个36的因数。
3、讨论“多〞。问:写得完吗你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写
师动画演示36的因数(从两端往中间写),同时指出:当两个因数越来越接近时,也就快要写完了。
4、稳固深化。
请写出15的因数,16的因数。学生练习后组织评讲。
5、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更多推荐
因数,倍数,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