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小学小学生学习规范系列要求
高年级数学
高年级的数学学习要在中年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重点以“自我评价与调控”学习为主,体现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学前做好预习:
1、预习的具体要求:
(1)初步了解整册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知识体系,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2)找出每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作出标记或记录,以便在课堂上集中精力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清除疑点。
(3)能从整单元、整节教材中感悟新知识的来龙去脉。
(4)概念知识:预习时要把整个概念用线画出来,概念的名称、重点关键词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5)计算知识:预习时先用线标出运算顺序,第一步画一道线,第二步画两道线等,然后思考每步运用了什么运算法则或运算定律,最后自选一道习题尝试练习,注意抄对运算符号和数字。
(6)应用题:预习时必须读懂题意,找清数量关系、等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借助实物模型加以分析和理解。
(7)几何知识和实践知识:必须先预习书本内容,准备好所需要的学具,然后动手操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和实践性作业。
(8)预习时要专心致志,抓住重点,找出疑点,对新知识的各个要点做到心中有数。
(9)预习要有笔记,课前要根据老师的要求独立思考地进行预习。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旁注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和解题方法划出来,把有疑问或弄不懂的地方,用红色笔打上“△”号,以便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听课和向老师质疑。
总之,要有预习的良好习惯,能回忆并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要多看教材,多想问题,多设计问题,多圈圈画画。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好预习方法,
要持之以恒,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培养自学能力。
二、课堂学习
课前做好准备:
1、上课前要准备好数学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将课本、 练习本、《基础训练》、学具等学习用品安放在座位的左上角。
2、听到预备铃响,迅速进教室坐好,用响亮的声音唱好课前一支歌,静候老师上课。
3、上课铃响后,老师进入教室,师生相互问好。下课后,应让老师走出教室后,同学再离开教室。
上课专心学习:
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课上要认真领会学习目标的要求,围绕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要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深入钻研所学内容。
习惯:
1、上课时坐姿端正,精力集中,不随便说话,发言积极大方,说话清楚,声音响亮。
2、上课时不随便调换或擅离座位,不随便出入教室,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
3、养成集中注意听、仔仔细细看、开动脑筋想,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听课:
1、听课要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疑难问题听讲,把重点、难懂和理解不深的内容都要记好课堂笔记。
2、能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回答。
3、听清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推导公式,理解所学知识。
4、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交流;学会倾听同学的意见,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重点听清并思考老师补充的内容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及所学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5、能对书本的解题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能做到一题多解,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
6、能归纳出一节课采用的解题方法,并掌握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会总结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
参与:
1、要积极参与课堂内的动手操作活动,善于合作,善于交流,善于展示自己的作品。
2、合作交流时要有自己的独创性,敢于说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交流,敢于登台演讲。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有研究价值,具有创新意识。
3、小组汇报时要积极大胆表现,语言精练、思路清晰、分析具体、答案准确、概括性强。制作的作品符合要求并具有使用价值。
4、上台板演时,书写要工整、迅速,然后进行讲解。
5、重视参与课堂总结,概括整节课的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解决自己的疑难。
6、善于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7、积极参加《趣味数学》、《思维分析》等趣味活动,巩固和拓宽课堂所学知识;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8、主动参加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问题解决:
1、能有根据、有条理地说出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2、对某些问题能一题多解,并能选择最佳方法。
3、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
4、会与同学对某些数学问题交流看法,从而解决问题。
5、课上要主动搞清算理,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6、课堂练习要及时彻底理解和掌握,消灭任何学习上的敌人。
三、作业和复习
(一)作业:
1、正规作业只准用钢笔书写,不准用红色笔,作图时一律用铅笔。
2、正规作业格式规范,书写端正。在作业纸的左边留出5毫米间距划一道竖线,在作业纸的中间划两道竖线,间距为5毫米,每次作业都必须在第一行正中写明“练习几”,在竖线左边写清题号,做到题号项款分明。每次作业在上次老师批阅的时间和等级下空一格再写。
3、按时完成课内外作业,作业要保持整洁、美观,不得乱涂、乱画。不怕困难,独立完成,遇到困难,自已先好好想,然后再问别人,不抄别人的作业,按时上交。作业要细致,力求正确,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4、作业本发下后,应认真检查,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遇有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分析出错原因。改正的错题要写在老师批阅符号下另起一行,并写明“订正”两字。最后再把错题整理到错题集上加以保存,以便在复习中使用,避免出现同类错误。   
5、做课堂练习要边练、边思、边记、边巩固。认真抄题、审题,抄完题后要与原题对照,检查是否有错误。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先读题,分晰透彻,理解题意,弄清条件与问题的
关系后再选择解题方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应用题一定要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
(二)复习:
课堂上的学习是“短时记忆”,只有经过不断复习巩固,才能变为“长时记忆”。因此要培养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
1、课后复习要“趁热打铁”,赶在遗忘之前进行,做到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巩固。复习时先看书,再想一想今天学了什么内容,自己懂了没有,如有不懂的地方,应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2、回忆新知识是如何用旧知识导入的,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何?自己再试一试是否有新的见解,能分析自己所学知识的缺陷,并进行补缺。
3、要养成自觉复习的习惯,每节课、每天、每周、每月结束时或每一单元的内容学完后,要自觉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
4、会用列表,拟提纲等方式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小结。
5、要写数学日记或周记,并自觉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6、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适当阅读课外书,从书本上学习,从活动中学习。 
四、认真对待考试
1、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重视考试评价。
2、每科考前带着垫纸本和草稿纸入场,不携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东西。
3、试卷分发到手后要认真审题,迅速浏览,看是否有错误或缺页,查对无误后,将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
4、做题时认真读题,专心致志,力求正确,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5、答卷时要字迹清楚,书写规范,一律用正楷字体,不写不规范字。
6、考试过程中绝对保持安静,不准喧哗、吵闹,不准交头接耳。
7、答卷要实事求是,不准左顾右盼,绝对不允许有传递纸条、有意让他人抄袭等任何作弊行为。
8、答卷过程中遇到有字迹模糊不清或与试题内容无关的问题可举手询问监考老师,遇到有不理解题意的情况一律不准询问。
9、正确对待考试,消除精神压力;答卷时沉着应战,认真审题,先易后难,做后检查;认真书写,追求卷面的整洁美观;遵守考场规则,做到诚实守纪;
10、考后认真进行自我分析,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和不足,订正试卷时要用红笔在试卷上圈、划、写,字体醒目容易记忆。
五、其它:
1、开学前一天准备《预习笔记》、《思维分析》、《错题集》三本笔记本。
2、能制订学习计划,并适时调整。
3、能主动而客观地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能适时调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形成适合自己
个性的学习方法。
4、会查有关数学的资料,爱看数学课外读物。
5、能调控自己的学习情绪,明确学习的目的,还要善于帮助同学学习。
6、能就感兴趣的问题写数学小论文(日记或周记)。
7、总结:期末写好学习总结,填好《评价表》对整个学期自己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组织纪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总结,以作下学期借鉴。

更多推荐

学习,知识,老师,问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