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1、数学课程生活化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从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和学生过的教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教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结构。
2、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就是“再创造”。必须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此次课改的核心理念。
4、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
5、评价的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教学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
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效课堂、有效学习方面的具体措施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一、教师认真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前提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首先,教师仔细研读教材,确定一节课在本单元的位置,还要把新知识和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在一定高度把握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其次,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合理设置教学过程,使学生快速、有效接受所学内容。
第三,教师精心研读学法,确定那部分知识需要讲授与重点教授,哪部分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哪部分需要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第四,备学生,教学要熟悉学生的知识体系,掌握他们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正确分析,确保实施高效教学。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
生学习的负担。”因此,课堂上我们尽量要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当学生具有学习
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位匆匆赶路的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一辆车的棱角上,又撞在了地上的石头尖上,师问:“这位小朋友撞到了什么地方,怎么会那么疼?”生:“撞在了角上”。师:“生活中又许许多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和角来做朋友”。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三.以案导学,注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统、独、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导学案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
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
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
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如,我在上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时,在创设了情境,理解了题意,明确了目标以后,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提出问题,一个平底锅一次最多能烙两张饼,每张饼正反两面都要烙,一面需要2分钟。烙一张饼需要最少需要几分钟?烙两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鼓励学生试一试,学生虽然没有烙饼的实际经验,但是通过手中的学具演示,独立思考,学生不难得出答案,尤其是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两张同时烙节省时间,体现优化思想。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尝试中获取知识,能够发展学生的自学智能。
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要实现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还应当注重开展恰当有效的数学交流活动。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但是,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主动探索相关内容,去发现相应的数学规律或者结论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教学,知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