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字母表示数》
说课稿
一、说课标教材
1、教材内容
《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一节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初步接触数与代数知识的启蒙课,是后续研究简易方程以及中学进一步研究代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研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研究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研究经验,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研究本节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程中,该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标记意识。标记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
运用标记表示数、数目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标记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按照《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们制订了如下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目关系。(基本知识技术)
(2)亲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基本思想、方法)
按照以上目标和对教材的分析,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和数目关系并理解其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目间的关系。
2、学科的教育价值: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由算术思惟迈向代数思惟的新起点。无论是用字母表示数,还是表示数目间的关系,关于小学生而言都是很抽象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活泼、有趣的具体情境,匡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目关系的需求性和优胜性,将有效地增进学生代数思惟的发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说学生
思惟能力方面: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惟阶段,他们开端具有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但是抽象概括能力不强。
知识基础方面:在研究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例子,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有所了解,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研究能力与习惯方面:我校从三年级起运用四环节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四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也达到了比较高的展示水平,多数学生能积极踊跃地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一年多读写说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学生不仅学会了认真读题,还掌握了读题的方法,书写也比以前工整了,交流展示时,学生的语言流畅了,表达也准确了。
三、说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之初,我校将双向五环的教学模式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构建了自主研究,解易梳难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引领探究达标检测,总结反思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历了从建模到脱模的过程,逐渐将四环节模式灵活地融入到各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既有整堂课的大四环节
教学,又有针对知识点的小四环节教学,既有大的展示形式,又有小的展示形式,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灵活机动。本节课,我们就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猜年龄环节采用了小四环节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课堂展示既有个人展示,又有小组展示,形式灵活多样。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上述基本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我们在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上努力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个人思考、小组合作与集体交流的结合。为此,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成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五个生动有趣的研究情境,引领学生经历研究过程,获得知识经验。
情境一:认读扑克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用课件出示A到K13张扑克牌,让学生认一认这些扑克牌,然后提出疑问:老师怎么只看到了2到10的数字,没看到1、11、12、13呢?学生纷纷说到:A就表示1,J就表示11,Q就表示12,K就表示13。教师随即小结:原来这
些数是用字母表示的。从而引出课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又自然引入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新知油然而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情境二:数青蛙提供平台,引领探究
教师用课件出示数青蛙儿歌:甲:1只青蛙;乙:4条腿每组出两名同学依次往下说。当学生说到第二轮时,教师打断并提出疑问:这样继续说下去,说得完吗?生答:青蛙有很多很多,永远都说不完。教师追问:说不完,怎么办?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永远都说不完的体验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方便,生动的儿歌把学生带进了快乐研究的氛围中,也降低了用字母表示数的难度与知识间的衔接。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继续说儿歌:甲:a只青蛙;乙:
条腿,学生又遇到了困难,不能说出多少条腿。这时,教师依次说出教材中的3种想法,并引导学生会商:老师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颠末独立思考、小组会商、展示交换等环节,明白了a只青蛙a条腿只简朴地用字母代替了数,没有关注数目之间的不同及关系;a只青蛙b条腿注意到了数目的不同,但用字母表示数时没有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a只
更多推荐
学生,研究,表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