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的特点是什么呢?
(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之和是多少度呢?
3.介绍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这是我们这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一副三角尺)这是一副三角尺,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每块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结合三角尺认识内角,这两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分别是多少度?(学生测量得出内角和是180°)
2.教师提问:猜测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是不是相同呢?
3.猜测内角和
(1)师拿一个锐角三角形问:大家猜一猜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不同想法吗?
(2)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同上。
(2)师:看来大家都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但这仅仅是我们的一种猜测,有了猜测就可以下结论了吗?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4)测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指名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内角和的结果(讲明是哪种三角形)
观察:从大家量、算的结果中,你发现什么?
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有等于180度的,也有接近180度的。
问:180度的角是一个什么角?(平角)
有什么特点?
把三个内角折叠后拼在一起,(如果学生操作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要点:顶角向下折,折痕要与底边平行,顶点与底边重合,再把剩下的两个角向这个点对折)
引导学生说出结论:三个内角拼在一起也能正好拼成一个平角(180度)。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撕拼法、折拼法得出,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那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量算法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有时不是正好180度呢?(测量时有误差)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三、巩固运用 深化拓展
1、我是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
①  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90
②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
③  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2.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1)∠1=27° ∠2=53°  ∠3=(    )  这是一个(      )三角形。
(2)∠1=70° ∠2=50°  ∠3=(    )  这是一个(      )三角形。
3.判断每组中的三个角是不是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
(1)  80°    95°    5°    (      )
(2)  60°    70°    90°  (      )
(3)  30°    40°    50°  (      )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反思:
这节课作为四年级下册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关系和其它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即使在以前没有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在课后也会告诉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容易记住。
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教学中,我在引出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理解内角与内角和的概念。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也参与学生的研究,适当进行点拨。并充分进行交流反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

更多推荐

内角,三角形,学生,探究,教学,引导,猜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