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同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 自我学习、毕生学习 的学习观,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为学生的连续发展奠定基础。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X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控圆的特点;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知道并掌控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控用圆筹划圆。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觉、交换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具演示
(1)教师演示,学生视察,找出圆并感知圆,得出其是平面图形。
(2)比较与其它平面图形的区分,知道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
2、师生对话
学生寻觅生活中的圆,教师课件演示,并注意与球的区分,设置车轮是圆形的悬念。
(二)、探索新知。
1、各部分名称介绍
(1)师画圆,生注意视察
(2)讲授圆心的定义,并让学生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知道什么是半径、直径,明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4)新授中的巩固:在圆内找半径和直径。(根据课堂变化出示课件巩固圆的知识)
2、画任意圆和固定圆
(1)生画一个任意的圆。
(2)连续画一个固定的圆,并剪下来。
3、操作与发觉
(1)明确要求,分小组进行操作。
(2)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方法,探索同圆内半径,直径的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
(3)学生操作后交换,并将交换结果记录在发觉纸上。
(4)学生反馈交换信息,师生共同评判。
(三)、新知巩固
1、基本练习,巩固本节课圆的知识。
2、发散性练习,提高学生对圆的认识。
(四)、运用实际
用本节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课始留下的车轮问题。
(五)、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进行总结或延伸。
四、课后反思
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换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导入中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如自我习作、操作表演、大家共赏,享受成功的愉悦,可激发学生探知的愿望。如让学生剪、折、画、量、议、找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探索的方法。如通过学生评判教师、学生,师生同等相待,可解放学生的脑、手、眼,让学生大胆地想、放开去说、随心肠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同等、开放自由、心心相映、情感交融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教学有力地增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情境当中,真正到达了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意境。
202X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长方体有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有条棱,可分组,的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视察、操作,认识特点.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视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视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副标题#e#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依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依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点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运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202X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控圆的特点,知道和掌控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筹划圆。能用圆筹划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进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进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进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换思维进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遭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干,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视察、体会圆的特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控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筹划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分,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点和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点。
教学进程:
一、整体感知圆
1.出示幻灯:生活中的圆
摄影作品,在这些美丽的图片中你们发觉了什么图形?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
3.同学们爱好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正方体,能力,操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