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反思
第1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反思
一、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灵活补充教学内容
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重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确实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本信息窗中只出现了左右对称的事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引出对称的概念。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靠近有的知识是无法把这些照片内在的练习分析出来的。因此,教师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内容:第一层是*作*内容,利用手中的照片折一折,真实的感知左右两边一样,引出对称;第二层是判断分类,在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又提供了大量的图片信息让学生分类,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两边除了左右,还有上下、对角等现象。这样设计使教学内容正好处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上,掌握的知识有层次、有条理。
二、加强动手*作,以降低数学概念的抽象*。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离不开感知,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初始环节,是通过观察、动手*作
等活动,让学生对提供的数学材料、数学事实进行最初的认识,其目的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抽象知识的认知支柱。对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没有数学材料、数学事实作支柱,学生是无法理解什么是对称。要理解什么是对称,必须先发现两边完全一样,学生通过对折,对称的特点就在眼前的图片中体现出来,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直观而又形象。有了这一感知、体验的过程,就能理解得深刻、接受的自然。
三、充满人文*的教育
情景图中的四个板块包含了建筑、脸谱、舞蹈与杂技、民间艺术手工艺品,这些都具有很强的民族**,体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中,教师适时进行人文化的教育,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真是了不起!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人!
第2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
学生准备:
直尺、*笔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都很好学,而且很会学,老师想知道,同学们会玩吗?如果只给你一张白纸,你想怎么玩呢?
(生:折纸船、折纸飞机、画图画、??)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要怎么玩吗?那就瞪大眼睛注意看。
(演示撕纸:先将纸对折,从折痕处开始撕。)
你想不想也来试试?照着老师的样子,也来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动手撕纸)
通过动手*作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同时对轴对称图形形成感*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
师:在小组内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将你的作品对折,看看你们的作品都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在小组内交流。
生:小组汇报(两部分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完全一样、完全重合)
师:“完全重合”这个词用得太棒了!拿起你的作品来对折一下,看是不是也有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特点?
像这样,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我们通常用“点—划线”来表示。(表示出对称轴)
现在在你自己的作品上也表示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在自己的图形上画出对称轴)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借助学具深入理解“完全重合”的含义,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对称轴的存在。
师:没有想到吧?我们刚才通过折一折、撕一撕就创造出了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其实数
学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图形,你能判断出它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
(生:对折,看是否完全重合)
课件出示练习一: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说说原因)
逆向思维训练,根据特点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我们以前就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你能说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么?拿不准的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出示课件)
(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对于这些图形,我们可以用学具来折一折试一试。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看来,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过于相信我们的眼睛,必要的时候要多动手做一做,实践出真知嘛!
结合学生已熟悉的图形进行探究。
师:老师把是轴对称图形的挑了出来,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观察、交流、汇报)
师:老师听出来了,许多同学都把重点放到了他们的对折方式上,有的只有一种对折方式,而有的有多种,有一种不同的对折方式,就会有一条折痕,有一条折痕就有一条对称轴,也就是说,它们对称轴的条数是不同的。
利用手中的学具,研究一下这些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动手*作,交流、汇报。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引导学生进行动手*作,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探究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
三、练习延伸
师:除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还有很多地方能见到。(课件出示练习二:判断国旗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说说原因)
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英文字母的图片,不过老师只让同学们看到它的一半,你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想象出它的另一半,然后判断它是什么字母吗?
(课件出示练习三:一半字母)
其实在汉字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呢,如品、晶??,在我们的数学数字中也有不少,如0、3、8。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
(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轴对称图形是美的,而且还是很科学的,例如飞机,如果不对称,一边一边小的话,那就很危险了。
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轴对称图形加深理解和印象。
师: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又列举了这么多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呢?课本p23的课外实践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同学们也可以用树叶、布片等材料,自己创作一幅轴对称图形作品。
更多推荐
图形,轴对称,学生,数学,对称,学习,同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