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二单元《购物》为例
作业作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又面临“双减”大背景,该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实现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这是目前全社会最热门的教育话题。当前在小学数学作业在设计方面还存在如作业形式枯燥、单一,死板等诸多问题;作业评价没有层次性,缺乏针对性等,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了促进“双减”和“五项管理”精神落地,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数学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正确地看待作业改革,努力探讨怎样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如何把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单一、机械的作业,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目的;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将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为例,在深入解读单元目标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配套习题中蕴藏的五育因素,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设计,以提高教材配套习题的针对性,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第二单元《购物》单元概述
本单元内容紧密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在同学们已经认识元、角、分和有一定如买文具等小物件的购物经验的基础上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1元=10角、1角=10分等知识。教材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学会了在具体情境下,正确计算应该找补的钱数和多样化的付钱方式。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以后的生活,体现了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帮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二、分层设计,提升作业的实效性
作业设计要紧扣学习内容,做到与学习目标相符,与新课标接轨。在作业内容设计上融入学科知识,融入学科思想,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作业的内容也要切合学生在各个学习层次上的需要,使学生在各个学习层次上都要有适合他们的作业。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做作业时心甘情愿,心情愉快。针对以上情况,我把本单元作业分为“前置型作业”、“巩固型作业”、“实践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四大类。这样设计出不同梯度、不同功能的层级作业,合理安排巩固性和拓展性的书面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前置型作业: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通的,已有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前置式作业是指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以作业清单的形式预先设计好探究题,安排给学生自主探究。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为学习探究新知识奠定基础为目的作业。
样例1:填一填
.10角=(  )元  1角 =(  )分  30角=(  )元  5角=(  )分 
样例2:填一填。
         
样例3:人民币的换算。
1张=(  )张     1张=(  )张
2张=(  )张      3张=(  )张
1张+2张+2张=(  )元
样例4:填一填。
1元=(  )角=(  )分      4角=(  )分   
60角=(  )元                2元7角=(    )角
63分=(  )角(  )分      15角+45角=(    )角=(  )元
设计意图:这部分作业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让学生明白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并掌握简单的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在所有的人民币中,面额最大的是100元,最小的是1分,相邻的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在进行人民币单位计算时,如果人民币单位相同,数字直接相加减,如果得数满10,就要换成较高一级的单位,如:7角+3角=10角=(  )。如果单位不同,则需要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
2、巩固型作业
巩固型作业主要指向于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数学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的一类作业。
样例5:填空。
1张=(  )张+(  )张+(  )张
1张=(  )张+( )张=(  )张+(  )张
3张+2张=(  )元
+++=(  )元(  )角
样例6:填一填。
1元=(  )角=(  )分      3角=(  )分
50角=(  )元              2元5角=(    )角
63分=(  )角(  )分      15角+25角=(    )角=(  )元
样例7:把下列物品的价格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一排。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在人民币面值比较大小时,不能只看数字。明白:单位相同时直接比较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面值大;如果单位不同应该先换算成相同单位再比较大小。】
3、实践型作业:
实践性作业主要是指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进行迁移和运用,重在发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一类作业。
样例8:用100元去买一套衣服,可以怎样买?应付多少钱?
样例9:
(1)购买一个文具盒可以怎样付钱?
(2)5元钱正好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然后交流汇报。
样例10:你来到这家商店想买什么?怎么付钱?
设计意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学生面前呈现购物这一实实在在的生活难题。在创设购买文具的实际情境中,因为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所以选择了多种解题方法。让同学们体会到,同样的物品,同样的价钱,可以有不同的付钱方式。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寻
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不仅从心理上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与满足,而且在数学信息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上也得到了锻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从学识到能力,都能得到升华。   
4、拓展型作业:
拓展型作业主要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和学科间交叉知识的获取。
样例11:人民币为什么没印3角、4角、6角、7角、8角、9角的呢?
样例12:18元8角8分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在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上介绍了我们国家的建设成就。有西方记者提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是一个涉及到国家机密的问题,无法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总理皱了皱眉头,连忙答道:“十八块八毛八分。”所有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总理马上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是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10个主辅币,加起来正好是18元8角8分。”“人民银行背靠全国人民,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在国际上信誉最好的货币,非人民币莫属。”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总理面对记者的恶意问题,有意回避实质问题,把“总量”换成“面额”,在不破坏招待会和谐气氛的情况下,又堵住了外国记者的嘴。曲解的运用,使语言犀利风趣,充分展示了他超凡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值得大家敬佩。

更多推荐

学生,作业,数学,问题,人民币,学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