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摘要:双减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件好事,这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课余自由时间,对此,我们应该对双减持以肯定的态度。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对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知识。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很好的适应双减下的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背景;高效课堂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真心实意的学习数学。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使学生无法拥有自由的时间,也无法使学生自由的学习。教师对于学生设计的作业,要新颖,要能够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将对学生的教学活动,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预习课本,可以对学生开展导入教学。教师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些创新,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即可以开展课堂点评的教学活动,还可以用课堂练习的形式代替作业。
一、预习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能对学生布置太多的作业,否则就会违背双减的精神,但是,教师可以对学生换一种作业的方式,即可以让学生轻松的完成,又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没有预习课本的习惯,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学习知识,教师在对学生讲授的时候,很多的学生不能快速的听懂课程。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经过了学生的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候,学生就会感受到知识很熟悉,这就有利于学生学习了。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三角形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可以将预习作为一项作业,让学生来完成。学生在课下的时候预习,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就可以熟悉课本内容。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需要掌握三角形的概念,需要知道都有哪些三角形。这些基本知识和内容学生也很容易就可以学会。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写一些预习笔记,预习笔记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好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提高学习效率。在构建高效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预习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要对此重视。
二、导入成为课堂教学前奏
一般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内容的时候,都是直接就对学生讲授。但是,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当前,教师应该尝试着用导入的方式对学生讲授知识。导入是用与课堂内容相关或者相似的内容,以使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技术,以使学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学习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的目的,是将学生的状态从课下玩耍的状态拉回到课堂学习的状态中。教师导入的时间应该严格把控,导入的时间在3-5分钟内为宜,太长和太短,都不能很好的起到导入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比例的时候,就可以借用多媒体对学生导入黄金分割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黄金分割,这是比例中一个具有趣味性的知识点,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什么在设计窗户的时候,总是按照黄金分割,为什么很多的雕塑和工艺品也是按照黄金分割的,黄金分割有什么作用?这些,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黄金分割设计出的建筑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黄金分割带来的优美感。接着,教师可以对学生讲授黄金分割的原理,它的数值,它的广泛用途。教师借用一个关于比例的趣味性知识,就可以让学生的关注度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更新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
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在现在看来,存在着很多的弊端。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思考怎么更新课堂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知识。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不可忽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让学生高效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开展自由的讨论。有时一个较难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就可以十分轻松的解决,而且,学生自己讨论获取的知识,往往会记忆的更加牢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干涉,教师的作用应该是维持课堂的秩序。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方程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认识中的方程都有什么作用。有的人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未知数,然后去求解未知数。有的人说,方程可以用正向的思维列出一个等式,然后用逆向思维去获得答案。有的人说,方程在探究未知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对于方程的理解说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方程的认识,只有学生对于方程的认识全面了,才能更好的学习方程。
2、开展课堂点评的教学
教师运用讲授法对学生教学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听课的现象。教师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讲授的时间太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不自觉的偏离了课堂学习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自制力引起的。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么让学生提高自制力,要么就缩短课堂讲授的时间。教师可以在缩短课堂讲授时间方面做一些教学方法更新的探索。教师可以运用课堂点评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只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点评,对于较易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教师缩短讲授的时间,就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听课了。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长方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生点评重点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看似很多,实际上是有限的。长方体有几个面,有几条棱,面与面之间,棱与棱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再者,长方体表面积的求解公式,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的记忆这个公式,同时,让学生推演公式的归纳过程,这就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重点的内容。一般来说,学生掌握了重点的内容,就学会了一节课的知识。
3、开展数学随堂练习
在双减之下,教师要考虑如何对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这是对学生开展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运用随堂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练习。好的随堂练习,可以起到巩固的效果。在随堂练习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再者,随堂练习也有助于学生随学随用,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优质的作业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够让学生抓住核心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了统计图表后,就可以对学生设计一些随堂练习的内容。在这部分的内容中,有关于直方图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每周数学测评的分数,绘制成直方图,这样就可以看到自己每周测评的分数变化。让学生完成一项与自身有关的数学作业,不会使学生感到陌生,反而可以使学生感到新奇,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使学生学会绘制直方图。
总而言之,双减下的教学,教师要力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学习知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积极的探索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饶妍娉. 巧问促互动 追问达高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华夏教师, 2022(14):3.
[2]袁艳林. 浅谈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 No.138(03):197-197.
[3]沈杰. 提质减负,让课堂熠熠生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华夏教师, 2022(27):3.
更多推荐
学生,教师,课堂,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