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 |||
课 时 | 1 | 课 题 |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
教学内容分析 | 本节内容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复习。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凸显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进一步沟通几何形体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
学情分析 | 本节内容囊括了小学阶段所有学过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这些图形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复习时要重视几何形体知识内在关系的梳理,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和这部分内容有关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认识、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几何形体知识的理解,而且,在整理的过程中,能借助几何形体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 ||
目标确定 |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有关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线与面、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网络,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体会集合思想在认识图形中的应用。 2.复习所学图形的特征,比较、沟通有关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巩固所学的识图、画图等技能。 | ||
学习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通过分类、比较、辨析,掌握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2.教学难点:通过“重合-旋转-平移-重合”的操作活动,体会推理思想,发展推理能力。 | ||
学习活动设计 | 教师二次设计 |
【环节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生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 生2: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圆锥体 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什么图形? 生3: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会将学过的图形会逐级分类、整理,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在分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环节二:合作探究 归纳整理。】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生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 生2:射线只能向一端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生3:线段有两个端点 生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是互相平行,可以是互相垂直 生5:还可以是相交、重合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学生在练习纸上按要求画一画 1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 2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 3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4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随堂检测 练习87页做一做第1题 按要求画一画,教师出示练习内容。 (二)复习角。 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各种角的特征是什么?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怎样画一个角?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用量角器规定度数的角。 2.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生1:我们学过的角有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生2: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生3: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 生4:一个平角等于两个直角,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4个直角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三)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我们学过有哪些四边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2.学生汇报。 汇报讨论结果,并说一说各种图形的特征。让学习比较弱的同学多说一说。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教 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学生在表格中标出各种四边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提出的5个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帮助学生对所学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比较和梳理,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五个问题,从一条直线到两条直线,再到三角形、四边形与圆,体现了平面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建立认知结构。] 【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 (一)课本练习 1.教材第86页做一做。 2.教材第87页做一做第2.3题 3.教材第89页第1题 (二)判断正误: 1.直线比射线长。 ( )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3.平角是一条直线。 ( ) 4.一个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这个角越大。 ( ) 5.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也是直角。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图中最短的一条线段是 ( ) ①AB ②AC ③AD ④AE 2.如下图: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垂线段,这4条垂线段的关系是:( ) ①互相平行。 ②相等。 ③互相平行且相等。 (四)看图填空: 已知∠2=400 ∠1=( ) ∠3=( ) ∠4=( ) (五)这是小明同学体育课跳远后留下的脚印,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多元化、有梯度的设计练习题,加深学生对图形认识与测量的理解,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在探究中你有什么新体验? 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 | |
板书设计 | |
平面图形的认识 | |
教学反思与改进 | |
更多推荐
学生,图形,知识,分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