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分类(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
学习目标
1.经历对已学图形分类整理的过程,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2.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编写说明
对于各种图形,小学生会很自然地倾向于观察和描述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辨认几何图形形状的同时,也要注意建立图形之间的联系。本节内容正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整理,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教科书安排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过分类活动初步认识图形类别特征;第二个问题是在操作活动中体会、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
·
我们学过哪些图形?说一说,分—分。
这个问题是通过分类活动,了解图形的特征。教科书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图形中的直边与曲边,以及各图形边的条数,进行了逐层递进的三次分类,并提出了“这是按……”的问题。教科书这样的安排,既在引发学生解读分类标准时,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图形的多个数学角度,又借助分类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了图形的类别特征。
·用小木棒分别做—个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框架,拉—拉,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问题是通过操作、观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教科书对这一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实验要解释要拓展”。教科书首先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然后在练习中为学生呈现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解释这些生活现象。最后还设计了搭建牙签桥的拓展活动。教科书所设计的这些探索图形特征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图形特征探究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对图形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同时这些数学活动也进一步积累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三角形和四边形还有什么不同”的问题,是希望学生能从图形结构的角度发现不同,即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任何事物都是结构决定它的功能和用途。
教学建议
·我们学过哪些图形?说一说,分—分。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列举出学过的图形。学生列举的图形,可能与教科书上呈现的不一致,通常可能比教科书中的图形多,只要全班同学都认识,也是可以的。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这些图形的分类活动。
图形分类教学时,建议教师要努力提高图形分类的时效性,不仅要展现学生不同的分类结果,还可进行类似的追问: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你能由同学分类的结果,想到他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吗?通过教师的追问使学生明确:在分类的每一步,都应该清楚划分每一个类别的理由;表达、交流分类标准的过程,就是体会图形特征、加强图形间联系的过程。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标准可能与教科书中的不一样,如第三层次给直边图形分类时,学生可能会以边数作为分类标准,将它们分为三边形和四边形;也可能会把直角作为分类的标准,把图形分为有直角的图形和没有直角的图形……教学时,如果学生分类情况比较发散,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方法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解读教科书的分类标准,使学生的研讨聚焦。
·用小木棒分别做—个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框架,拉—拉,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三角形稳定性时,可使用教科书“实验要解释要拓展”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应用。根据班级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情况,也可在实验前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先引发学生对图形可能具有什么特性进行猜想,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如教师可为学生呈现空调架、篮球架等图片,找到其结构中的三角形,提出问题:这些物品中都有三角形的支架,猜想一下三角形可能具有怎样的特性?这样可使三角形特性的实验更具探索性。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在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还可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三角形和四边形具有截然不同的特性?以突出它们有不同的结构,进而让学生讨论“三角形和四边形还有什么不同”。
练一练
“练一练”一共有4道题。其中,第1,2题是配合问题串进一步认识图形。两道题各有侧重:第1题是通过对正文第一个问题的图形用另一种方法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图形特征;第2
题是通过解读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第3,4题是通过新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图形。两道题各有侧重:第3题是鼓励学生运用图形的特征,寻求按要求剪图形的方法;第4题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第1题
本题的分类活动是对正文第一个问题的图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不仅可让学生解读淘气的分类标准,还可让学生接着淘气的分类继续分,并进一步与正文分类的结果进行对比,在寻找异同中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第2题
教科书中呈现的修理椅子的方法是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己举出一些相关的例子,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3题
利用剪拼来创造和表现形状的活动,对于帮助学生明晰图形的特征,以及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都会有一定帮助。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先想象活动结果,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加以证实。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剪的方法与图形特征联系起来:如剪出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要保证各有四个角,所以要沿着宽的平行线剪,且其中一个长要与宽等长;剪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根据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的组成,需斜着剪到一个角的位置。
第4题
这是一道拓展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搭“牙签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操作的活动,这个挑战性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图形的特性,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果课上时间有限,建议小组合作完成,或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完成,并为学生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
你知道吗
通过为学生补充建筑物中的图形,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更多推荐
学生,图形,分类,三角形,特征,活动,认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