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趣味小故事
  故事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数学趣味小故事有哪些?下面给大家提供相关的内容,欢迎阅读!
  这两个故事都发生在二战期间,并且都是盟军方面机智的统计学家,数学在二战期间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天说的是统计。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英国,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地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开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求助于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平安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很肯定地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第二个故事与德国坦克有关。我们知道德国的坦克战在二战前期占了很多廉价,直到后来,
苏联的坦克才能和德国坦克一拼上下,坦克数量作为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的数据是盟军非常希望获得的情报,有很多盟军特工的任务就是窃取德军坦克总量情报。然而根据战后所获得的数据,真正可靠的情报不是盟军特工,而是统计学家。
  统计学家做了什么事情呢?这和德军制造坦克的惯例有关,德军坦克在出厂之后按生产的先后顺序编号,1,2,…,N,这是一个十分古板的传统,正是因为这个传统,德军送给了盟军统计学家需要的数据。盟军在战争中缴获了德军的一些坦克并且获取了这些坦克的编号,现在统计学家需要在这些编号的根底上估计N,也就是德军的坦克总量,而这通过一定的统计工具就可以实现。
  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说到唐僧和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在平顶山莲花洞消灭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然后师徒们继续赶路,又遇上一座巍峨险峻的大山。一面赶路,一面观景,不觉天色已晚。
  故事开展到这里,小说中写道:
  ……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观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这首诗从十、九、八、七,说到六、五、四、三、两、一,星月点缀夜色,收工了,下班了,关门了,路上没人了,取经赶路的也该找个地方休息了。
  为了取经,跋山涉水已经苦不堪言,降妖伏魔更是险象环生,害得猪八戒想回家,唐僧心里直打鼓。幸好有孙悟空不断给一行人鼓劲,看看沿途深山老林幽静风光,放松放松。小说里这首写景诗,也正是在紧张情节中夹进一点轻松花絮,稍稍缓一口气。诗中嵌进全部十个数字,而且从大往小,倒过来数,成为别具一格的“倒数诗”,更增加了趣味。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著的,问世已有400多年。按照我们现在数学里的习惯,用阿拉伯数字把诗中的各个数写出来,顺次排成一串,成为
  10 9 8 7 6 5 4 3 2 1
  现在做一个数学小游戏:用上面写出的十个数,不打乱顺序,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组成十个算式,使计算结果分别等于10、9、8、7、6、5、4、3、2、1。
  要组成其中任意一个算式,是很容易的。要组成全套十个,就要动动脑筋。如果再使组成十个算式的手法有变化,就更有趣了。
  可以组成很多满足条件的算式,下面是其中的一组。
  10+9-8-7+6+5-4-3+2×1=10;
  (10+98+76)×5÷4÷(3+2)+1=9;
  (10+9+8-7)×6÷5÷4+3-2+1=8;
  (109-87)÷(6+5)+4+3-2×1=7;
  (10+9+8-7-6)×5-43-21=6;
  (10+9+8+7+6)÷5-4÷(3-2)+1=5;
  10×9-87+65-43-21=4;
  (109-8+7)÷6-54÷3+2+1=3;
  (109+87-6)÷5-4-32×1=2;
  (10×9-87)÷(6×54-321)=1。
  活动课上,黑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好!”小动物们齐声答复。“请你们每位准备两张小纸条。”黑熊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小动物们不知道黑熊老师要他们做什么游戏,一个个兴奋的眼睛发亮,很快都把小纸条准备好了。
  黑熊老师环视一下全班同学,说:“请你们在两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写好后,两手各握一张。不要给我也不要给你身边的同学看。”
  小动物们不久前刚学过关于奇数和偶数的知识,不一会儿,大家都完成了黑熊老师提出的要求。“听着,”黑熊老师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你们各位都请将右手中的数乘2,左手中的数乘3,再把乘积相加。不要算出声音来。”
  等小动物们一个个都算好了,黑熊老师又叫算出得数是奇数的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得数是偶数的排成一队。小动物们都站好了,一个个感兴趣地看着黑熊老师,猜测着它下以步要它们做什么。
  “好了!”黑熊老师指着得数是奇数的那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奇数。”
  它又指着另一排小动物说:“你们左手握的都是偶数。”
  两排小动物们摊开手掌一看,可不是,黑熊老师猜得完全正确。
  小动物们惊奇极了,忍不住纷纷问道:“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黑熊老师于是分析道:“
  奇数×2=偶数 奇数×3=奇数
  偶数×2=偶数 偶数×3=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左手是奇数时,奇数×3是奇数,奇数+偶数(右手中的偶数×2),结果是奇数。而如右手是奇数时,奇数×2成偶数,偶数+偶数(左手中的偶数×3),结果是偶数。
  这就是最后结果与左手中数字奇偶相同的原因,也即我这个猜法的根据。”
  小动物们恍然大悟……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小朋友们要多多开动脑筋喽!更多小学生趣味数学小故事,尽在数学网,请大家持续关注。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找刘先生,并自我介绍说:我叫于江,这次我带着了一个旅游团到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效劳周到,我们想来住你们酒店。
  刘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可以,是一个大团。
  刘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是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个导游,于江看出了刘先生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酒店了。
  你请说吧。刘先生自信地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多出一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再把分成的四小组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详细的数字,该如何下手呢?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说出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
  于江先生快乐地说:一点不错,就是八十五人。请说说您的算法。
  人数最少的情况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
  好,我们今天就住在您这儿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
  我们这儿现在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么住?
  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一个题目,刘先生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瞑思苦想之后,他终于得出了最正确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一间5人房;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一间5人的,一共11间。
  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满意,马上办了住宿手续。
  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一点,但刘先生的心里还是十分快乐的。
  小朋友,你们会下国际象棋吗?我们中国的国际象棋水平在世界上是很高的。但你们知道吗,国际象棋和它的创造人印度人达依尔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更多推荐

坦克,老师,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