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寨中心校教研活动记录表
第 四 周 ,星期 二 ,时间 2009 年 9 月 15 日
教研主题 |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
中心发言人 | 王江涛 | |||
参加人员 | 乔焕丽、崔红利、郑丽娜、张爱菊、马智平 | 缺席 | 0 | |
主持人 | 王江涛 | 记录人 | 王江涛 | |
活动内容或过程记录 | 一、学习新课标前两部分相关内容并交流看法。 二、交流教学进度,分年级分别请有经验的教师解读教材的重难点问题。 三、主题教研: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乔焕丽: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2、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 | |||
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崔红利: 我认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 1、“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习惯。拿到一道计算题,首先要看清数字,然后要理清运算顺序,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认真计算。 2、善于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爱打草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要求学生找出专门的草稿纸(必须是净纸),认认真真地打草稿计算,而且每道题至少要算两遍,两次的结果还要一样。教师要走下讲台,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3、认真检查的习惯。一道题初步计算完了,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学生在计算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检查。比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计算结果抄错了没有等,有的还可以进行检验和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 马智平: 分析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不懂、不会;二是由于计算不熟练;三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1、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2、科学地组织练习,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 (1)先慢后快。 (2)先分散后集中。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计算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审题的方法等。 郑丽娜: 1、坚持口算 加强口算训练可以采取每节课前5分钟进行口算练习,根据每个时期学习内容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口算的形式可以多样。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在口算训练中经常变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结合,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2、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运算顺序 3、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提高正确率 指导学生在计算时,要认真审题,分析题中计算符号和数字的特征,分析是否能进行简便计算,能简算的一定要简算,并指导学生说出简便计算的依据。经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并合理、灵活地运用,化繁为简,提高计算正确率。 张爱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少数教师对式题教学不那么重视,认为式题是“死知识”,应用题是“活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式题教学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计算的正确率不高。其实,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式题计算是解答应用题和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对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应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重视对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式题运算的准确性。 王江涛: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其方法如下: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可以是两看两思: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算式时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 3、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检验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检查、验算的意识,指导学生检查、验算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还可以编成顺口溜以提醒学生检查: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 4、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的基础。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要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5、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在估算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经常接触的计算应用作为估算的题材,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就能增强学生估算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总结本次教研情况 | |
更多推荐
学生,计算,培养,提高,习惯,运算,计算能力,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