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研讨主题
(小课题名称)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认识长度单位)
应参加人员
范围及人数
小学全体成员
实参加人员
(本人签字)
及人数
                       
未参加人员
名单及原因
                   
主持人     
活动记录: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及简单的换算。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神化情境,来认识常用长度单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情景教学中让孩子们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有助于加深印象,灵活运用。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认真测量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和厚度,如硬币、课本、桌子等,在操作过程中体会1分米、1厘米、1毫米、1千米的有多长。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目的是加深对分米、毫米的认识。
  :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常用长度单位后,经过多次实际测量,对物体的长度和厚度有了一个大约的估测,正确运用估测方法是进行估测的前提,让学生实际估一估,如一步的长度、学生的身高、桌子的高度、课本的厚度等,然后再量一量,反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估测能力。
教研总结:
1、通过教研,使我们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知道了本单元在整个小学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教研中老师们积极发言,把自己对长度单位的的教学中应该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明确、细致的的阐述,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过程,进行了实物演示,把测量和估算的方法尽可能及灵活又到位,为年轻教师更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服好务。
3、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
(1)认识1分米、1毫米的长度时应采取不同的角度,不只是从0刻度到1是1分米,还可以是任何相邻两个数间的一段也是1分米,如刻度6到刻度7也是1分米。
(2)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有许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用直尺进行测量,教师在这时应先示范,然后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确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实际操作时,教师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帮助学生今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3)我们周围的物体高矮、厚薄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贫乏,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反复训练、反复比较,从合理与不合理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在实践中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4)估测和测量的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前者是准确数,后者是大约数,一定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更多推荐

学生,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