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巩固和复习。
二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
1、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
2、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3、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4、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时间,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思,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七、课时安排:
3课时
③课件出示。(电子表)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1时=60分,1分=60秒

更多推荐

时间,单位,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