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核心问题的提炼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而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全面思考,同时帮助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更好的总结。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教师还需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要目标,适当地进行拓展,要求学生从认识到熟练掌握,保证学生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另外,还可以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高效的教学手段,以完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完成单元教学目标为落脚点,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核心问题
引言
单元整体教学能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整体性、针对性、综合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潜力,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创造性。
1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核心问题的提炼
1.1浮于形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存在形式化,导致学生不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实际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连贯性不能进行更好的理解。
1.2实践活动的运用较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单元整体的教学缺乏实践活动。教师不能将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进行很好的展现。例如,在学习方程等数学知识时,教师缺乏对向量知识的拓展,导致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另外,缺乏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缺乏,导致学生单元整体知识的实践不足,最终呈现出的教学效果不明显。为了通过个性化教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就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1.3学生缺乏积极性在缺乏深层次沟通的基础上,数学知识同个性化教学无法进行有效衔接,而且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缺乏创新性,使得内容过于单调和枯燥,学生对此的兴趣匮乏。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缺乏对信息的整合与处理能力,使得整个框架非常零散。
1.4教师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度重视升学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
力开发有所忽视。在概念讲解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旧是填鸭式教学,将教学内容直接灌输,学生无法真正接受数学知识。数学是一门理科课程,照本宣科式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分数的讲解中,单纯地进行分子分母关系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了解分数,需要结合具体的情景,以及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
1.5课堂教学方式比较落后教师建议学生通过多做题来建立思维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兴趣培养产生了抑制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思维能力也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教师为了赶进度教学速度往往比较快,导致一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进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大大降低,严重者会对数学学科出现排斥情绪,影响思维方式的培养。
2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核心问题的优化策略
2.1促进数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单课时的学习除了要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悟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习带得走、可迁移的结构化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有“活力”,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如小学数学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除了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复习和巩固以外,还要让学生明晰我们是如何认数的。课上,
教师可以适时追问: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根据学习经验,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是分别从数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位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方面认数的。有了这样的经验,学生今后再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等知识时就可以灵活迁移、自主建构知识了。总之,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尤其是方法结构,才能由此及彼地迁移到新知识、新问题的探索之中。
2.2促进数学观念的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数学时,要有意识地把许多不同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寻找知识之间的异中之同,将本来看似无关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稳定的整体数学观念。如小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涉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每个知识点看似独立,方法也不同,但整体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将未知的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再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来的。异中求同,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数学方法,提炼数学思想,形成数学精神,要引导学生在不同处寻找知识的共通之处,这样有利于他们数学观念的全面提升。
2.3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目前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倡导学习者对数学问题进行推理,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推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包括批判思维、反向思考信息整合能力等,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时,让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公式后,不断形成高阶思维,对中等难度和高难度的题目进行分析与总结,让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要精心的设计相关的教学安排和任务,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的加强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由于思维定式,学生在进行数学难题解答的过程当中,都是按照之前出现过的例题而寻求方法,而目前的数学试题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型的难题,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使学生们进行有意识的创新,从而形成自身的自主探究习惯,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自己摸索的过程当中得到最大的锻炼。例如:教师在进行“多边形面积”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面积算法的复习,再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让不同的小组针对不同的多边形进行面积公式的推理。
结束语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数学问题的解
答。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具有多样化的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实现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目标。由此,教师利用单元教学设计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数学单元整体设计是整个课堂实践的起点。所谓教学设计就是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的系统规划。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师要从惯常的知识技能教学经验中跳出来,通过强化教学设计研究,以专业的、科学的教学设计,找到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突破口。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师在课堂中有正确的教学方向,有清晰的教学计划,便更加易于培养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朱萍.论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新课程,2021(28):102-103.
[2]吴琼静,谢一玲.抓住结构性联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以人教版数学教财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为例[J].辽宁教育,2021(5):33-36.
[3]席素婷.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8):30-31.
[4]黄乐.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6):25-26.
[5]江建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5):115-116.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数学,单元,进行,教师,整体,知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