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35+7=
35
+7
——
42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
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
生1: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
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
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
生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
个位的点呢还是十位的点呢?
……
问题: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方法可取吗?为什么?(10分)
笿:个人认为不可取,这道题应该是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且鼓励“算法多样化。”但是计算法则是学生讨论能够解决的吗?像这
样抽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能通过学生讨论能完成的吗?
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35+7”有多少种计算方法上,比如:
算法一:35+5+2=42
算法二:5+7=1212+30=42
算法三:……
在此过程中,一定有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的,那么就让他来当小老师来讲讲,(本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竖式列式的过程。会出现
两种可能:第一,他列的非常完美无缺,讲解到位。那么教师或者学生可
以提出,为什么进位要写在十位上,并且要写得很小?引发他和其他学生
的思考和交流。
第二,他列的对,但忘记了进位,或者出现你所叙述的学生三学生四那种
错误的写法。那么其他学生一定会站起来将他写的不对的地方指出来。在
强调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当中掌握到了最关键的知识——竖式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第三部分问题分析及对策(30分)
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参考答案:作为公开课气氛活跃,具有可视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数学课
更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表面的热闹也不能算是一堂成
功的公开课。“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的生
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
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
获取最佳效益。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老师用尽各种方法去调动,而学生的
思维却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跟着你的节奏去思考,而不是
表面的繁华没有实质的效果,我觉得两者并没有冲突,只是对教师的要求
会更高。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去改进:(1)分组要合理。分组不能太大,小组中要有小组长,组员各司其职,谁都少不了。(2)讨论,
活动不要太频繁。小学生也需要冷静的思考过程,不要一个问题还没想清楚又来了一个。(3)不要为了要气氛而特设出各种不必要的讨论和活动,要切合学生实际。(4)不要为了完美的完成公开课而忽视一些突发的问题。
题目: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
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遇到
这样的情况,你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做为教师本身,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其次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注意方法的运用,充分调动起全体学
生和学习热情,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少数几个好学生身上,提问面要广,同时要客观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改变这种课堂局面,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对待发言积极的学生,要引发他们深入入思考,提高发言的质量;对待认真
聆听别人发言的学生,要肯定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并适时地给与他们展示的机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心不在焉的学生,可以挑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
答对了,及时表扬,尽量使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重视,而乐于听讲,乐于发言,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在提出问题后,
要尽量多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把答案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老师可以适当与孩子起来说。如果问题的确有较大难度,老师可
以适当引导、提示,把问题化解成几个细小些的短问题,便于学生回答。这样不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提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插嘴?
答: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学生插嘴”现象那么我们老师应如何去做呢?
一、等待给学生插嘴留有时空
等待非常重要,我们教师要做延迟判断,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急于告诉学生。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这样他们就会去判断、去发现、去创新,也只
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喝彩为学生插嘴添砖加瓦
《数学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学生在老师的鼓励、激发下,大胆想象、大胆猜测,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探索、发现与解决。
总之,学生插嘴现象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已见惯不怪,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概阻止,而应及时因势利导,以使学生思维的火花由廖廖之星变燃燃之势。
4、“‘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的提升,
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
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5、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以促进教学?
一、合理地给予学生爱,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満足感。
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为他们的学习创造安全感。
三、减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
四、铺设台阶,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让他们拥有学习的成就感。
五、结合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给予学生学习的愉悦感。
教师要是能在课堂上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那我们的课堂肯定是成功的,有效的,但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善于关注学生的情感反馈,这样我们才能根据实际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调控,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洋溢教师关爱的课堂环境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发起学习的动力。
6、结合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想上好一堂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落实民主目标是关键。
一、在教学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体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着眼,突出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现以实例说明: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九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教学,教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