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
要: 生活都离不开数学,自古以来数学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数学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是在学生接受过小学的基础教育后衔接高层次教育的一个重要过渡环节,但是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种种弊端,很多数学教师为了授课而授课,讲课方式过于生硬呆板,对小学数学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本文作者就如何正确认识小学数学教育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学什么 怎样学 教学观 小学数学教学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方向被中考这座灯塔指引着,但是我们必须对这一点有正确的认识。中考为的是人才的选拔,但并不是单单重视学生的分数。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那么学生将会觉得十分枯燥无味并且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今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注重考查其运用知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数学教育的真正用意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自主独立地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让他们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一、“学什么”和“怎样学”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让他们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及学习的方法,通过对学习方法的探究来激起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同时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连自己学的是什么都不清楚而盲目地去学,一定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学习的内容却没有属于自己的较好的学习方法,同样不会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1.教学生学什么
学习的内容是学生首先要了解的,教师应该在授课前把所要教授的内容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比如在立体几何章节开课前应该提前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模型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挑出一些容易的有趣的题目让学生解答,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初步形成对几何题型的解答思维,获得题目解出后的成就感,建立起自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大的主动性。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育,还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