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从教学目标角度来看,每节课都会环绕一个或几个教学目标来展开。这些目标的设定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综合分析及掌控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是一个确立主线目标的进程。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最新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X最新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课题:
1.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进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知道分析,需要清楚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教案选取的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繁忙的工地》,第一课时《角的认识》。
本课时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进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学生准备:
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方法:
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在活动中探索角的有关知识,但对于比较难知道或容易产生毛病概念的知识教师仍旧加以引导和讲授。如周角和平角,学生仅从形状上就普遍认为周角是一个圆圈,平角就是一个半圆圈,而不去知道它作为角的实质,但这种实质的探索仅仅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或同桌交换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准确知道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师在利用活动角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讲授,这样既让学生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进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节 教学要点: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进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找一段发掘机工作视频,放给学生看。
仔细视察,你发觉了什么? 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角的认识)发掘机工作示意: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换): 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现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换
展现你们折的角,并告知同学们它的名称。
3. 分类。
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小组活动): 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何?(学生上台展现)
4.认识平角。
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这是角吗?为何?
我非常观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 (演示平角的形成进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板书)(画平角): 随着老师画平角。(示范平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
为何?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杰出!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进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画周角): 随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当怎样表示呢?谁有好方法? (两生上台板演) 角可以这样表示: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1”(或“∠2”等)。读作“角一”
(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
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觉了什么结论?
三、回来生活
1.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
2. 找出身边的各种角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角吗?(生举例) 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四、总结
202X最新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至67页教学内容及第67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角的周角,初步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建立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概念。
3、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4、通过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转一转等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视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
认识周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
一、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的角有哪些?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想认识过的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师:你们以前是怎样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的? 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想。 师:
这节课我们连续认识一些特别角,深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建立直角的的概念。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直角的度数,学生量完后,请几个同学汇报得数,通过交换,引导学生认识:一个直角是由90°。
2、认识平角,建立平角的概念。
(1)认识平角。
课件演示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的进程。 课件演示后,让学生也按课件演示的进程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并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指出:把这两个直角拼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新的角。(课件闪现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教师指出:像这样,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角是平角。(课件闪现下图)
(2)认识平角和直角的关系。
师:一个平角是多少度你知道吗?你是是怎么得到的? 指名口答。 通过交换,引导学生认识:1平角=2直角,1个平角是180°
3、建立锐角、钝角的概念。
(1)测量。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课本第66页下半部分的三个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指名汇报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三个角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角,再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2)议一议。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图中左右两边的角与中间的直角有什么不同。
(3)交换归纳。
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教师说明:大于180°的角不是钝角.(如181°、200°、220°就不是钝角)
(4)练习。
(课件出示) 把下面各度数所表示的角进行分类。
93° 45 ° 87 ° 99 ° 145 ° 170 ° 181 ° 90 °
4、认识周角,建立周角的的概念。
(1)认识周角。
课件演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组成角的进程。 教师指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是周角。 让学生视察后,指名说一说周角有什么特点?
(2)认识周角、平角、直角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 引导学生推算。
1周角=( )平角=( )直角 。
1周角=( )度
三、操作活动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课件顺次出示3道题)
四、全课小结
让让学生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五、作业
练习十三第1、2、3题。
202X最新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体会知识和生活体会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形,以帮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乐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换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掌控教学要求,增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判学生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情形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的四年级,共有学生86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爱好,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爱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渐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更多推荐

学生,平角,学习,认识,活动,直角,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