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教育随笔7篇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随笔1
  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数学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数学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特,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透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此刻的数学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像这样教学,能否到达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数学,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个人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的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数学教学,务必重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
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用心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务必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必须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五、爱惜书*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用心参与的习惯;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务必要求有必须速度,务必规范、整洁地写字。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必须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随笔2
  1、通过归纳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代数,对新内容的学习较多地使用了归纳的方法,相当部分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都是通过归纳出来的,即是从个别、特殊的事物探究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它不是严格的数学证明,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它不仅适用于公式、定理、法则的归纳与发现,也适用于对某些概念本质属性的探究,可以作为情境创设方法,以单项式概念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代数式是什么样的式子?(找几个同学分别写出几个代数式)
  分析:提问三五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五个左右的代数式,其中可能有单项式,也可能有多项式,然后老师把其中的单项式选出,若个数不够,老师可以把备课时事先准备好的单项式再补充进来,得到一组三到五个单项式的集合,为下面的探究作好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所研究的单项式大部分是由学生提供的。
  问题2:认真观察黑板上的一组代数式(4a2c,-2y,x3,0.1m2n3),说出这几个代数式的特点,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析:学生可能对“相同的地方”不太明白,老师可以给予提示,即它们之间在运算种类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以便学生有方向地进行思考、讨论,朝着“它们都是数与字母的积”的方向努力。在此基础上观察出它们不含有什么运算,也为以后学习多项式作好准备。
  问题:同学们好好想想,-2、x,是不是单项式呢?
  分析:又回到特殊情况,使学生懂得单个数、单独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通过类比创设教学情境
  一般来说,一个概念都不是孤立的,一些概念之间往往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那些相近或相似关系的概念,因为它们有着诸多的相似,所以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会更好。类比的方法不是严格的数学证明方法,它是根据事物间的共同特性,由一事物研究另一事物的思维方法,可以作为概念教学的情境创设方法。下面以同类二次根式为例加以说明。
  问题1:回忆同类项的概念,写出一组同类项,并指出这一组同类项“同”在什么地方?
  分析:由于同类二次根式与已学过的同类项的共同特点是“同类”,的所以在类比之前要强调“同类”的含义,只有弄清楚了同类项中“同类”的意义,再进行类比到同类二次根式才能产生思维的飞跃。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随笔3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长”。人的一生应该是一直在生长,不管做企业员工,做企业领导,做学生,还是做教师,都应该是时时在生长,时时在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不学习不生长,就会被更多不断学习,不断生长的人超越,就会被更多优秀的人替代,就会被环境所淘汰。管理企业如此,管理班级也如此。所以在管理班级中“和学生一起成长”成为伴随我的座右铭。
  一、和学生一起有目标的成长。
  我给自己的班级选定了班级Logo—牛,即我们要做“牛”人。班旗上的“忠”“实”“勤”“善”是我们的班魂:忠,忠诚服从;实,诚实可信;勤,勤快守时;善,与人为善,班旗挂在班级的后墙上,时刻告诉学生要做忠实勤善的人,也是每个人的成长目标,,也是塑造学生成长的模板。班徽在班级的正前方,抬头就看见,时刻给学生以警示。我们的班徽也制成了胸标佩戴于胸前,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的班训:忠诚荣誉,服从团队,勤奋守时,终极目标。这既是学生的生长方向,也是我的教育目标,也是我个人的奋斗指向标,我们要做到:努力向前,沉默爆发。
  二、 和学生一起全面成长。
  学生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的目的很简单,让孩子学习好,能考一所好大学仅此而已,这是因为孩子父母对教育了解的不全面或懂得不多,而作为职业教书育人的我们就绝不能仅此而已,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全面的人格,更要有更多的优秀习惯。
  对于知识的学习,我们班学生都能做到抬头听课,低头思考,正课跟着老师走,自习课自己练。在学生体能的训练上,是一次和一位家长的谈话启发了我。他说:暑假期间和孩子
闲着一起锻炼一下,让孩子跳一下绳,可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只跳了三个;打一下羽毛球吧,结果孩子一个也接不住。这孩子学习没搞好就连身体也搞垮了。这话让我无地自容。为了孩子的健康,开学后我立刻为孩子们购置了十几副跳绳,让孩子在大课间进行跳绳练习,并且定期进行比赛。现在每位学生至少能跳到100多个。我自己也在练习,我也能跳500下左右。在我校运动会期间,我将我们的跳绳运动拿到了我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并获得了成功,这是我们平时的练习,而不是临时的准备。后我又给孩子们购置了毽球,让他们进行练习,以强健身体,等来年运动会时再次派上用场。
  数看成功人士只有优秀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习惯,为此我在教室的文化建设上,在每次的主题班会上,在每次与学生的谈话中都将好的人格和习惯渗透其中,这就是“润物细无声”。一开始我班有一学生经常说谎,总是将别人没有的不好说成有的,把自己有的不好说成没的。让他调查班里学生吸烟的情况,结果他把不吸烟的同学说成吸烟的,把吸烟的说成不吸的,其中包括他自己。当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将事情搞明白了,并单独和他谈话,指出他的谎言,最总他承认了。据该生说,有一段时间他看见家里放着烟,就偷偷吸了起来,结果有点上瘾。后来我与他的爸爸谈了一次,证实了他说的是真的。经过几番努力,这孩子已经戒掉了吸烟,并且也不撒谎了,做事也踏实了。
  优秀的习惯成就了无数的企业精英,李嘉诚一直在学习,据说他的床头总有书;惠普第一女CEO朱莉也一直在学习,她从秘书走到CEO;麦当全球劳董事长兼执行官贝尔靠的是勤奋,他是从扫厕所开始;童文红现实版的杜拉拉,马云的合伙人,她是从前台做到了亿万富翁,也是凭借着踏实,诚恳,执行力,团队意识。这些优秀的习惯已经张贴满了教室。成功不仅需要业务水平好,更需要个人的软素质,服从,荣誉,目标,责任,团队,自制力,执行力,勤奋,好学,守时等。学生这样成长,我也要这样成长。
  同学们和我的目标正在由小到大,由近到远一点一点的实现,同学们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我也会带出一队优秀的人才和一个优秀团队。让我们一起前行,一起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吧。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随笔4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方兴未艾,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无需讳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组活动流
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具备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习惯,教学,数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