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尺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以后的实践活动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实际操作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完成了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练习。
课标分析:
《身上的尺子》是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关于测量部分的内容,课标中关于测量有如下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拳头一周的长、脚长、一庹长、一拃长等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增加学生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让学生运用庹、拃等作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数学学习和应用的乐趣。并且让学生进一步获得用拃等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很方便、测量长度时要选择合适的单位等活动经验与体会。
教材分析:
《身上的尺子》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厘米、米的认识》,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以后的实践活动课,本次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拳头一周的长(厘米) 脚长(厘米)、一庹长(厘米)、拃长(厘米)、身高(厘米)等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步建立长度观念,增加学生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然后,教材还设计让学生运用步、庹、拃等作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数学学习和应用的乐趣。并且通过活动后的“议一议”, 让学生进步获得“用拃、庹....作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很方便”、“测量长度时要选择合适的单位”等活动经验与体会。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把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
服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两个不同的测量工具的用处,加深对这长度单位的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学情分析: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关于测量的重要内容,而《身上的尺子》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以后的实践活动课,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对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经历过。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活泼好动,好奇性强,非常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要多多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多让他们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体验,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拳头一周的长(厘米) 脚长(厘米)、一庹长(厘米)、拃长(厘米)、身高(厘米)等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步建立长度观念,增加学生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数学绘本,知道自己身上有尺子,能够准确找到自己身上尺子,知道每把尺子的样子。
2.通过合作测量身体上一些部位长度的活动过程,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方法,在交流和分享自己身上尺子长度的过程中,发现一庹长与身高的关系。
3.通过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生活中的物品,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在活动中增强分工合作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选择合适的身上的尺子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难点:能够较准确地测量身上的尺子的长度。
评价任务设计:
教学目标 | 评价设计 |
1.通过阅读数学绘本,知道自己身上有尺子,能够准确找到自己身上尺子,知道每把尺子的样子。 | 评价1.通过设计阅读绘本后交流自己找到的身上的尺子和伸出自己的一拃长、一庹长观察自己的一脚长、一步长等检测目标1的达成。 优秀:准确找到绘本中提到的身上尺子的位置,并能知道它的大约长度。 良好:基本能够复述绘本中在身上的尺子,并能知道他们的样子。 合格:能够复述绘本中提到的身上的尺子,并能根据他人的提示知道尺子的样子及位置。 |
2.通过合作测量身体上一些部位长度的活动过程,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方法,在交流和分享自己身上尺子长度的过程中,发现一庹长与身高的关系。 | 评价2.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自己的一拃长和一庹长,猜一猜1234号分别是那位同学来检测目标2的达成。 优秀:能够有理有据的说出1234号的同学分别是谁,并通过观察发现一庹长与身高的关系。 良好:基本能够准确猜出1234号分别是那位同学,能够说出自己的猜测依据,经小组交流初步意识到一庹长与身高的关系。 合格:猜出一庹长最长和最短的同学分别是谁,简单说出自己的依据。 |
3.通过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生活中的物品,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在活动中增强分工合作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评价3.通过小组展示交流自己所测量物品的长度来检测目标3的达成。 优秀:能够准确的使用合适的尺子测量自己所选物体的大约长度,并你能计算其出大约的长度。 良好:基本能够选用合适的身体尺子,准确测量自己所选物体的大约长度,能够准确记录。 合格:能够帮助组内成员一起用合适的身上的尺子测量所选物体的大约长度,并能根据他人的提示知道怎样记录测量的结果。 |
核心问题:
没有尺子如何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皮尺、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介绍自己的身高。
同学们,坐过高铁或者火车吗?(坐过)那么在高铁上见过这个标志吗?(ppt出示身高图)这是什么意思?(身高120厘米的免费)你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生交流自己的身高)看来我们已经长成大孩子了,坐火车外出时,需要买票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研究与长度有关的数学知识。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阅读绘本,认识身上的尺子
1.创设情境 寻找身体上的尺子
有一天豆豆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在路上看见一棵大树,他很好奇“这棵大树能多粗?”妈妈鼓励豆豆自己量一量,可是豆豆没带尺子,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帮助豆豆吗?
我们伸开胳膊抱一抱,用手量,用脚量,这都是我们身上的尺子(板贴 身上的尺子)你还知道哪些藏在我们身上的尺子?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找寻身体上的尺子,利用“这棵大树有多粗呢?”,引发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身上的尺子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读绘本,初步了解身上的尺子。
【绘本内容:有一天,豆豆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窗帘,售货员阿姨问妈妈,窗台有多长?妈妈说大约有两庹长,豆豆好奇的问,两庹是什么意思呀?妈妈笑呵呵的说,像这样把胳
膊伸开,就是1庹长,两个这样的1庹长就是两庹长了呀!回去的路上,路过一家服装店,看到一件上衣特别适合奶奶,可是身边也没有尺子呀,这时,妈妈竟然用手来量衣服的胸围,一拃、两拃、三拃,量完之后发现大约是3 拃长,妈妈说,这件衣服奶奶肯定能穿。豆豆看到了心想,原来没有尺子的时候可以用一拃长来当尺子用啊! 回到家后,豆豆想,手可以当尺子,那脚行不行呢?他就用一脚长量沙发的长度,一脚接一脚的量,沙发一共有10脚长。上学的路上,他发现一步长也可以当尺子,一步一步的量,从家到学校一共有600步。】
更多推荐
测量,长度,尺子,学生,活动,物体,能够,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