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
作者:海月波
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41
        要:《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习惯;培养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万事开头难,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知识积累、学习经验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比较困难,而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听讲,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去掌握知识、学习知
识。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人到学习中去,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讲授之余注重学生自身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以便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将知识进行内化,而不是简单的接受。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
多。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