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教师,你是始终英勇奋斗的园丁,渴望井井有条的教学,您献出一颗奉献热诚的心。那么关于相关的心得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1
2021年10月24日、25日,2021年“和美课堂”名师优课经典再现暨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在德州学院音乐系礼堂举办。我们仁里集镇选派了5位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我们带着期盼的心情参与了此次活动。没有让我们悲观,这次活动,受益匪浅,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专家阵容浩大,经典课堂精彩纷呈
全国名师王学其、刘延革、罗鸣亮、席争光分别为我们展示了《圆的相识》、《相识的周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识》和《相识速度》四节经典课。他们精彩的演绎,时常博得阵阵掌声。尤其是罗鸣亮和席争光两位教师,他们的课让教师听得轻松开心,不知不觉40分钟就过去了,让听者意犹未尽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闻名特级老师罗鸣亮教师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识》,整个教学过程轻松好玩,和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相互沟通,像一种挚友似的沟通,慢慢引导学生们驾驭学问,不仅仅学到的是学问,还学到了单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探究、猜测、验证、结论。教学过程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将问题深思化,最终到达以后“小题大我”的感觉。罗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沟通、学生上台体验“小教师”,虽然这些都是我们课堂上都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怎么黄教师用起来就感觉不一样了呢?怎么就给人一种面貌一新的感受呢?明显,黄教师在里面参加了许多细微环节,比方说活动前给学生们的“安抚”,跟学生们交挚友,无形当中就已经走进学生的心里,取得学生的信任。最重要的是罗教师在整个沟通过程中所给学生别出心裁的鼓励与赞许,新课标中师生关系强调敬重、赞许,罗教师没有吝啬自己的赞许,赞许每一位踊跃举手发言的学生,赞许了学生所付出的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许了对教师的质疑和超越;对待教学关系
上,新课标强调协助、引导,当学生惊慌,思路混乱时,罗教师总能作为学生的挚友,赐予适时提示协助,把问题解决。
最有意思的是在课的最终,罗教师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有他女儿给孩子们打算的礼物,拆封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在推测,整个过程孩子们都表现的很棒,罗教师打算的礼物别趣一格,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又可以拼成梯形,还可以拼成长方形,菱形,真可谓惊喜连连,罗教师的课很精,很细。
二、大师的语言—充溢艺术魅力的语言
两天时间,听了八位教师的课,还有4节讲座,说起来,真的很累,可是,我们精神上是愉悦的。因为我们领会了国内几位特级老师的语言魅力。
他们的课堂语言艺术可谓“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回头看看他们的语言,有些也是我们曾经用过的语言,可是在他的课堂,从他的口中发出,就产生了异于寻常的效果。其实,隐藏其中的还有他们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环境。
就拿席争光教师的课来说,开头,表达了一个“趣”字。为了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黄教师是这么设计的:
师:同学们,你们是几班的
生:五(5)班的。
师:你们学校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生:有6个班。
师:有6个班,那么为什么会选你们班来和黄教师一起上这节课
(生笑,听课者笑)
[悟:老师抛出这样一个不需答复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特别骄傲,使课堂气氛马上变得更加融洽,有利于接下来进展的课堂教学。]
席教师的语言特色还表达在严密、精确、精炼和逻辑性强,还有他课堂追问的艺术性、趣味性和幽默。再融入他丰富的表情和潇洒的体态语言,构成了席教师独特的课堂语言特色。
两天的学习真是太短,没有时机和大师们有沟通的时机,学习就完毕了,真盼望再有这样的学习时机。这两天,感觉自己的收获很大,他们的教学思想和对数学课堂的酷爱,深深的影响着我
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2
2021年4月9日至10日,我有幸参与了在长沙铁道学院举办的“和美课堂——第七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倾听了强震球、华应龙、吴正宪,罗鸣亮,张齐华等9位专家级教师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虽然时间支配的很紧,大家却因为课堂的精彩而个个显得兴趣盎然,把幸苦二字抛到了脑后。这两天的学习的确让我受益匪浅。此时此刻我就其中几位印象最深的教师课堂和讲座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感受。
一、“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回忆各位专家教师的教学流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注意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特殊是在课前的互动中更是精彩纷呈。如:第一堂强震球教师在上课前为了消退学生的惊慌心情就设计“开炮打面具”的嬉戏,孩子们在经验一次次的打偏到击中目标后的嬉戏中明白角度的重要性从而轻松进入《角的量度》这一课题。
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华应龙教授的笑声,他上课之前向同学们做的自我介绍就特殊好玩,他起先在黑板上写下“华佗”的名字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然后说出他是三国时期的名医。再写出“华罗庚”的名字,学生齐声答复他是我国闻名的数学家,紧接着写出“华应龙”让学主猜他又是谁?在学生都摇头说不相识时介绍这就是我!他的这个名人效应的自我介绍搏得全场师生的开怀大笑。他的整堂课都是以灰谐幽默的语调在与学生沟通,用自己的笑声来感染学生,整个教学
过程就像在闲聊,玩嬉戏,给人有一种轻开心的感觉。使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踊跃参与各种课内探究活动,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灵动起来!
二、“注意造就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
华应龙教师在《作业讲评》这一课的教学中他首先课件出示了小明同学计算“25.3×4.2”的计算过程:25.3×4.2
=25×4+0.3×0.2
=101+0.06
=101.6
让学生判定这道题的计算结果的对错。孩子们通过视察之后很快发觉了它的计算方法与自己平常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想要知道对错必需要动手去算一下正确结果。从而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去计算,得出结论。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在猜测之后,须要验证,然后去分析问题的对错,最终得出结论。
又如强震球教师上的《角的量度》一课中,,一起先从用眼睛判定两个角的大小入手,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说出“不精确”须要借助工具究竟应当用什么工具怎样去量?从学生的质疑中就特别自然地进入探究环节,教师总是在课堂中存心频频出错,装糊涂,在关键的学问点设下陷井存心犯难学生,让学生发觉错误,再在订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更多推荐
学生,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过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