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第二完全小学  李春梅
本课题研究是以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为依据而开展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设计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教师、学生调查问卷,对参加课题研究的的教师和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座谈等方法。调查对象是我校24名数学教师,我校全体学生共计1200名学生。本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现状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经过严格数据统计,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24人)
1、采用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21人
2、教师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20人
从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教师还没走出传统的误区:重知识,轻能力。老师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师说,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多数老师认为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处理与应试教育中有一定的作用,有20教师说它是有效的,它重在知识的获取,忽略能力、情感态度和过程方法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过程方法这个“三维”目标中,有16位教师表示对这一目标没有达到,这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是不吻合的。
(二)学生问卷调查问卷结果(1200人)
1、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灌输1002人
2、对现有的教学方式:不喜欢1057人
3、喜爱学习数学程度:不喜欢925人
4、学生的数学能力较差:21人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约83%的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教师,父母,数学学习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大约77%的学生说,不喜欢学习数学,他们认为数学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老师说的话,他们会记得,他们觉得也比较枯燥乏味,学习比较被动。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方法是被动的接受,学生认为学习是完成任务,认为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教师教学的开展,很少人能够在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课标》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描绘出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根据与教育新理念,结合调查结果我们经过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经过教育实践发现:在一个人情绪饱满的时候,正是学生的思维最为活跃的关键时刻,也正是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最强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学习和落实教育新理念,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方法。教师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例如“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等。
(二)、设计有弹性的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设计有弹性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设置“起点低一点,步子小一点,活动多一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起点低一点”是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的水平为起点。“步子小一点”就是把教学目标从易到难进行逐层分解,让学生一步步得到进步,不断提高自信心。“活动多一点”就是针对学生注意稳定性差的特点,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讨论,把教师大段讲解变为师生互动的活动,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有更多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师要利用各种资源,直观形象或者生动有趣地展现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让学生大胆动嘴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为学生拓展探索活动的空间。首先,精心设计问题,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教师为教学活动准备得充分,能让学生在探究中更多地展现自己。其次,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展现自己。最好的做法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既可节约时间,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课堂数学的评价方式也要注重多样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进行
评价,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表述,应该鼓励为主。特别是说得不完整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些耐心,表扬他们勇气可嘉,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一句表扬的话、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等等,很可能唤起他的进取心。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整合课堂教学中的各要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更多推荐

学生,教师,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