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策略
    小学数学毕业班总复习是对小学生六年来所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是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是增强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促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通过复习,突出核心概念及核心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常,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能自学整理知识,回顾、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策略。这期间复习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小学毕业班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入手,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谈谈相关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策略。
    一、对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首先,在复习的过程中,很多老师把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用练习课的经验与模式来组织复习课的教学,采用“练习——核对——再练习——再核对”的教学方式。当前,我们必须明确复习课与练习之间的区别。
    (1)复习并不等于练习。练习课是新授课之后,学生在练习中提升知识使用的熟练水准,是针对某一个内容来说;而复习课教学除了要有一定的练习量之外,更重要是增强所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2)知识整理并不等于知识回忆。现在的复习课中,我们经常见到我们的老师在上复习
课就是以前知识的再现,而忽略了这是一个让学生自觉整理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其次,在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课上,我们的教学经常出现低效的现象:(1)形式单一,收效甚微;(2)目标模糊,不知道复习课怎样定目标;(3)内容杂,主题乱,不理解编写者意图;(4)复习课内容单一,层次不清;(5)课堂上主体定位错误。 
    二、对毕业班复习的几点思考。
    1、明确复习课的任务。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系统梳理,夯实“双基”,提升水平,促动学生发展。
    2、小学数学复习课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查漏补缺;(2)促动知识的系统化;(3)温故而知新;(4)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复习课的特点:一是“理”,对所有的知识实行系统的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同时,补充缺漏得到提升。
    三、毕业班复习课教学的策略。
    1、充分了解学生。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还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便于形成学习平台 ,避免平均使用力量,为在复习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在展开总复习之前,我们能够让学生先对小学阶段所复习的内容实行自我整理,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做数学手抄报或数学知识归类笔记本等。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反馈的内容结合复习的内容制定复习计划,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的知识水平、水平水平即时调整内容,并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的题目也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充分了解教材。
    了解教材的整个知识体系对梳理知识点至关重要的, 只有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才能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复习时对教材的处理要基于教材、适当改变、二度开发。
总复习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四部分实行。每一部分的内容表现又分为“回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两方面。“回顾与交流”主要是对重点知识及学习
方法的梳理;“巩固与应用”主要是通过练习和应用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认清学习中的遇到的困难,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水平。
    3、复习课的一些教学课型。
    (1)“家庭做菜”式复习课。
    首先要明确需要准备哪些什么菜及怎么样做。课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复习要求:一是在复习回忆基础上对知识要点实行归纳整理;二是记录与此相关的问题和提问。 
    如:在复习《倍数与因数》时,教材中只表现“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我们在复习之前,就应该先布置学生回忆这部分知识是在什么时候学习的,回忆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并结合自己喜欢的方式实行归类整理。接下来就要要求学生思考这部分知识在小学阶段中是怎么使用的,以前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其次是消化菜肴。课中,根据学生提供的道道菜肴(再学习的信息)实行逐步消化,可分为两大环节(1)小组交流;(2)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一是归纳知识要点,老师根据汇报补充整理成板书.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二是组际间的质疑解疑,各小组提出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或组内已经解决但易被忽视却很有价值的问题。
    (2)“帮扶”式复习课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起到引导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所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知识和巩固练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便于操作也最为常用的方法。主要能够分成三种模式:以理带练即先理后练;理练结合即边理边练;练为主理为哺,即先练后理。 
    (3)“满汉全席”式复习课
    这个类复习课的主要特点是,全部学习素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围绕一个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贯穿全课。它的模式是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再现和整理所学知识——提升、发展、创新。 
    在复习长方体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我们能够先出示:要挖一个长10米,宽7米,深3米的水池。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提取一些相关系的数学问题加以分析、解决,如:(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2)要挖这样一个水池,需要要挖多少立方米的土?(或往这个水池里注满水,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3)如果要在这个水池的四周和池底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等,这样的情况,即能够起到梳理知识,又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联系起来。
    4、教师要注意归纳,教给学生一些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复习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习惯都不尽相同,为了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我们要即时归纳一些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如,在全班能够要求学生对在复习时做错的题目保留错误的痕迹,然后用红笔实行订正,并准备好一本错题集,集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错的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感悟是第一步的。只要每一个教师能够做到静心钻研教材,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有效地实现教学“再创造”的过程。总来说之,数学复习课教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综合复习,查漏补缺后,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会得到提升,相信会有好的收效

更多推荐

知识,复习,学生,数学,学习,问题,整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