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作者:郑林安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5年第04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 小学数学
        新课标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62-02
        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编制并指导学生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性作业,是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作业,有别于传统的纸质作业。实施实践性作业,
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下文笔者从设计策略角度阐述对实践性作业的探索与思考。
        一、综合化策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一)课内外结合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知识,有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编写数学手抄报,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外作业,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识,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自己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数学手抄报一般包含下面四类内容:
        1.创意展示类——发表学生的一已之见、奇思妙想;留存稍纵即逝的灵感,让智慧的火花点亮更多的学习伙伴;让做中学、学中做的意识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2.学科辅导类——交流学习经验的平台。针对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为同学释疑解难。
        3.交流互动类——读编互动,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广泛传阅,使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