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题巧解: 围棋子圆圈游戏
有30粒围棋子,黑白各15||粒。现在把这30粒围棋子排成一个圆圈,然后从某一粒棋子开始,一粒一粒地数:1||,2,3,4,5 ...
凡数到9的倍数,就||把这粒棋子拿掉。数完一圈后,对于剩下的棋子继续数,还是数到9的倍数就拿掉一粒。||
照此办理,被拿掉的棋子越来越多。
请设计一种排法,使被拿掉的前15粒棋子都是黑子。
这类游戏在欧洲很多国家流传很广,||在日本也有流传。有人在研究出了这个游戏的解法之后,把法则很巧妙地隐含在了下||面两行英文诗中了:
From number||9;s aid and art,
Never will fame depart.
(借助于数字的帮助和技巧,声名就不会离去。)
这两行英文诗中包含的元音字母依次为
o u e a i a a e e i a e e a.
分别用 1,2,3,4,5,代替a,e,i,o,u,便得到一排数字
4 5 2 1 3 1 1 2 2 3 1 2 2 1,
它们分别表示的就是黑白相间的两色||围棋子的个数:从左边的数字4开始,第奇数个数字表示连||续的白子的个数,第偶数个数字表示连续的黑||子的个数。即把30粒棋子按这样的顺序排成一圈:4个白子,接着是5个黑子,||然后是2个白子1个黑子,后面是3个白子1个黑子,...
这个法则是怎么得到的?
为了得到这个法则,我们可以这样做:
做30张小纸片,依次标上编号1~30,并按编号的顺序||排成一圈。从1号开始数起,一次数一张小纸片,每数到9倍数就拿||掉这张小纸片。数完一圈后,对于剩下的纸片继续数,||还
是数到9的倍数就拿掉一张小纸片。照此办理,被拿掉的小纸片越来越多。看前||15张被拿掉的小纸片上写的都是多少号,在这些号的位置上放黑子,其余的位置放||白子,就能符合游戏的要求。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如果一共不是30粒围棋子,而是40粒,或者50||粒,例如也是黑白各一半,或者有若干粒是黑子,其余是白子,排成一||个圆圈,从某一粒开始数起,一粒一粒地数,数到某个数的整||数倍(例如7的倍数,或8的倍数,10的倍数||,等等)就拿掉一粒;一圈数完后,对剩下的棋子继续数,还是到那个数的倍数就拿掉||一粒。照此办理,希望前一半拿掉的都是某一种颜色的,或者第几||个及第几个拿掉的是什么颜色及什么颜色的,是否都能办到?如何排列||就能办到?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这样的||题目都可以用我们上述的小纸片的方法去找答案。
更多推荐
拿掉,家长,文章,幼儿,阅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