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像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数学这门学科,表面上看是一些干枯的数字、抽象的概念,学习起来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尤其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他们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究,努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变要我学我要学使他们想学,爱学,乐学。
一、兴趣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进程中的作用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才能拥有动力,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而静下
心来,因势利导,沟通情感,发挥师爱的巨大情感作用,让“亲其师,信其道”这句格言永存于教师与学生之间。
(一)兴趣是学生渴望求知,学好数学的前提。
  我曾经进行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实践,2008年我接了一个新班——小学三年级。原数学教师介绍,该班学生比较懒,有的连作业都不愿意写。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兴趣。新接班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工作是诱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学习好数学的前提。
(二)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对所学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才会去积极思维,才可能去发展思维,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兴趣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动力
  成功是保持兴趣的重要因素,反过来,兴趣又是成功的基本保证。学生对所学学科发生兴
趣,才能变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学生有了“我要学”的思想,感情、意识,必然会迸发出更大的学习动力。
(四)兴趣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心理因素
  数学实践证明:数学尖子与数学兴趣的形成与他们乐于钻研是分不开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是互相制约和促进的。兴趣,爱好吸引人们去从事活动,反过来,活动又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创造能力
1.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
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题思路的开阔、各种特殊而巧妙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构成了数学本身潜在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数学的这种内在魅力引导学生去联想发现并运用。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了一句话:“甲数是乙数的36”。问:“同学们,你从这句话中想到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了。有的说:“我想到乙数是单位,甲数是乙数的36倍。”又有人说:“我想到,甲数
是单位……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单位“1”的思考方法,使学生从思维的多向性上得到了应有的锻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先用神秘的语气对学生说:我们已经学会了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今天我们要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圆锥体体积和圆柱体体积之间藏着一个很有趣的小秘密呢?你们能把这个小秘密找出来吗?
   这样学生探索秘密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于是我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让学生比一比这个圆锥体的底面、高和圆柱体的底面、高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底面分别相等,高也分别相等。接着我把圆锥体装满黄沙倒入圆柱体,让学生观察倒几次把它装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结果是否相同。(学生动手操作,倒三次正好装满。)我马上问:你们发现圆锥体的体积和圆柱体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生很快说出圆柱体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圆锥体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从而学生自己得出圆锥体体积公式:V=1/3sh
  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热情高。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3 、 利用讲故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上课,我就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猴(1)1块。猴(2)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他2块。猴(3)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他3块。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我追问道:“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 接下来我们就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在这里,疑问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学生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阶段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经过近三十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度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容易降低,差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我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还特别注意练
习形式的设计,注意使练习有趣味性。
    总之,“兴趣”能激发每个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成为今后漫长道路上的推动力量。能激发起学生的成功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才能学好数学。学习兴趣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创设情景等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多推荐

学生,兴趣,学习,数学,激发,才能,体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