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主要的学习方法有积极自学、认真听课、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专心作业、检查验算、阅读查询等,为正确运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与注意事项。
1.积极自学
自学就是独立学习,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后复习。课前预习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明天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与今天有什么关联?二是例题看懂吗?看不懂的标上记号。三是尝试做一两道题,想想还有什么困难?课内自学,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探究。课后复习,就是课后要及时通过看书回顾学习的内容,并通过一定的作业进行巩固。积极自学需要注意:一是低中高年级应有不同层次的自学要求,要有一定的导向;二是以独立性学习为主,他助为为辅。当下的寒假居家自主学习,主要通过自学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2.认真听课
听课是小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的过程一般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要注意看老
师的演示、板书和动作;要注意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对话;要认真想老师所讲的内容和同学回答的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动手操作和做练习。听课的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注意力要集中,要边听边想,要积极参与互动,要抓住重点内容等。
3.独立思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学习中老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给予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空。独立思考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独立思考也需要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也需要一定的辅助载体。
4.动手实践
抽象性是数学的重要特点,但是抽象性往往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学数学中概念的形成、算法算理的理解、问题的解决等,往往借助“具体事物”的观察与操作实现的。动手实践的过程需要注意:要有适合的实践器材或工具,要有明确的动手实践目的与要求,要有清晰的动手实践操作流程,要边做边思考,要有实践的结果与研讨等。
5.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合作交流的方法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要明确交流的内容,交流的内容应该基于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的主体应该人人参与互动;交流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交流的结果要有一定的评价。
6.专心作业
专心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专心作业要注意以下问题:作业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做其他事情,作业的书写要工整、规范,在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作业的效率,记录不懂或理解困难的作业(通过自助或他助解决),严禁抄袭作业。
7.检查验算
检查验算既是核对解题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平时的作业往往是交给老师进行批阅的,由于做与批有一定的时间差,降低了反馈的效果;反之,如果是
学生自己及时发现的,效果会更好。掌握检查验算的学习方法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让学生明确自觉检查验算的重要性,老师要经常提醒:你检查验算了吗?其次帮助学生掌握检查验算的一些方法。再次就是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如可以让学生自主编制《错题集》等。
8.阅读查询
学习数学,也需要阅读查询。一方面通过阅读查询,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开阔眼界;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查询,解答学习过程中的困惑。阅读查询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是阅读的数学工具书有《小学生数学手册》《小学数学名词解释》等;二是遇到问题,可以查询工具书、数学专业书籍,也可以查询云海在线、空中课堂等网络资源等,当然也可以请教身边的老师、家长、同学等。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掌握积极自学、认真听课、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的同时,老师们在课堂中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列式解题,不忽视数量关系与图表;重视口算与笔算,不忽视估算;重视课堂质疑,不忽视深度追问;重视正确结论,不忽视错误究根等;重视学习结果,不忽视过程性评价,做到“真学”“深学”“乐
学”,实现“三学课堂”的要求。

更多推荐

学习,问题,交流,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