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五年规划(合集五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师五年规划
2011----2015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学生情况日益复杂。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的培养。特别是作为青田侨乡这一特殊的地区,如何促进个人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对我而言是一个新课题。为此,根据学校的校本教研发展规划,制定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以实现自身理想。
一、个人发展规划指导原则
立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新课标为理论基础,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个人情况介绍
从2008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我较顺利的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换,从一名学生到一名成长中的数学教师。在这三年里,我一直担任数学的教学工作。我积极参加市、县、校数学课堂优质课、公开课的评比,同时,我不断撰写数学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制作数学教学课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古人云:不进则退。怎样能提高个人教学技能,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必须找到自身的不足,对症下药。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寻找自身教学上的不足。其次,要加强学习,发现教学工作上的缺点。同时,教学理念的学习不足,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使得自身教学研究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
三、个人发展规划预期目标
1、个人文化修养方面
(1)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基本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2)注重教学反思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为,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
(3)注重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发展实践性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个人专业发展方面
(1)基本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个体差异及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2)基本能够在不确定的教学环境中,及时发现问题,能把握问题的本质,采用最优解决方法,及时、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独创性。
(3)能够深刻理解教育教学的意义,能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与其他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能够向优秀教师学习他们自身的经验,促进自身开发教学潜能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发展。
四、个人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
1、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以正确的学科价值观指导日常教学。学会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案,使数学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2、灵活驾驭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能够及时关注学生课堂上是否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是否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读书、自主合作、自主探索,从每一节课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五、个人发展规划具体实施方案
1、好读书,善于读书。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反思,在读书中成长。结合自己的阅读情况,写出读书反思、读书随笔,积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丰富教育教书经验,以便更好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好思考,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在反思中成长,在审视中甄别,在前瞻中创新。时刻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常实践,善于实践。及时认真地总结个人成长经历,争取常写教学随笔,或者撰写论文,
把教学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到理论层面。
4、常反思,善于反思。教学前要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出发,拓宽教育的时空,拓展教学的内容,优化教学的过程,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要反思,是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的反思,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公开又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学后要反思,是在授课后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改。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教学技能修养、教育科研水平,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
第二篇:初中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为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途径,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认真总结学校办学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制定2010——2015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奠定义务教育的基础,力争使学校管理达到科学化,队伍建设优良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和谐校园、文化校园、魅力校园。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⑴常规管理年(2010-2011)。利用两个月时间建立健全教学教研常规制度,确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严谨、扎实、科学、规范,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针对教师基本技能的校本培训3次,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要求每一位教师有自己发展的五年目标,以此带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学校教研工作运转有序、实效。
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家园式”学校,力争年底创建A级
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综合楼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建设任务。
全力抓好“两创”工作,确保通过省市县验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深化“新规范、新师德、新形象”主题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的创建步伐,力争创建为县级“平安校园”。
⑵课改深化年(2011-2012)。通过深化课改实验,实施、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项,要求人人都有解决自己课堂问题需要的研讨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特别是良好教研学习术氛围的营造。突出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究的研讨课,以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以内涵促发展,以文化兴学校,打造名牌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修建校园中心花园,彰显学校文化氛围。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着重从学校精神文化上下功夫,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⑶名师工程年(2012-2013)。突出校本培训,要求人人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在教科研实践中力争培养出6——8名校级骨干
教师,培养4——7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知名度的名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⑷学术百花年(2013-2014)。与时俱进,以课题的深化转型促进高品味校园文化的形成,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突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开展1次在全县初具规模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提炼、完善和总结本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形成高水准的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各项工作取得较显著成绩。
⑸示范辐射年(2014-2015)。打造一个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教育初具规模的文明示范学校。教学质量及综合评价稳居全县前5名,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为带动全县课改的深入,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拟向全县进行1次开放课题研讨展示课,展示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成果。
第三篇:五年规划
岩门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进一步落实《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区工作实施意见》,积极发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巩固和发展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教学;积极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及辅助教学,推动电脑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坚持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实验。为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更多推荐
教学,教育,发展
发布评论